作者:漢中
近年來,國內塑料改性產業迎來加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0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改性塑料產量已從705萬噸增長至的1955萬噸,復合增速達到12%,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機構研究表示,未來隨著下游家用電器、汽車工業、醫護用品、電子通信等應用行業規模的持續擴張,再加上我國制造產業逐步升級推動的材料領域的進口替代,改性塑料市場體量將有望持續增長,而這也將為業內優質企業的發展帶來成長空間。
3月14日,國內改性塑料領先企業——聚賽龍(301131.SZ)在A股市場正式登陸。從近年的發展來看,憑借較強的自主研發技術和高質量水平的產品,聚賽龍已在多年的積累和發展中獲得了下游客戶的高度認可,品牌優勢持續增強,規模體量不斷增長。在近期路演中,公司管理層表示:未來,隨著市場的擴容和應用場景的增加,公司將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升技術研發實力,樹立聚賽龍的品牌形象,進一步向我國改性塑料產業中的領軍企業邁進。
客戶優勢逐漸形成
品牌口碑推動業績成長
聚賽龍的主營產品主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改性特種工程塑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等產品,其中改性塑料的占比長期維持在90%以上,產品主要以中端為主,銷售領域由廣東向全國輻射。
據了解,由于改性塑料具有較強的定制化特點,因此行業下游客戶對改性材料的質量和穩定性普遍具有較高的要求和較強的粘性,其一旦合作,便不會輕易更換。而在長達二十年的深耕中,聚賽龍一方面通過挖掘下游家用電器、汽車工業等領域行業客戶對改性塑料產品的需求,持續提升改性塑料產品的性能和品質;一方面又通過搭建完善的銷售網絡體系及售后服務體系,形成較強的市場營銷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使其最終在家用電器、汽車工業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產品及服務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在家用電器領域,公司已與包括美的集團、海信集團、蘇泊爾、格蘭仕集團等國內知名家電企業形成穩定合作;而在汽車領域,公司也已與東風集團、長安集團、廣汽集團等知名汽車品牌商,另有多家汽車集團的供應商資格正在導入中,以及延鋒汽車等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產品的高度認可下,公司其下“聚賽龍”、“SELON”等品牌多次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聲譽,成為了企業產品銷量和規模增長的基石。
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期間,聚賽龍營收由8.68億元增長至11.08億元,復合增速為12.98%,凈利潤由0.28億元增長至0.77億元,復合增速達到65.83%,同期業績增速領先于所屬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平均水平。在品牌優勢和行業口碑的支撐下,聚賽龍的營收及利潤情況均取得了良好表現。
自主創新確立技術優勢
新舊產業融合有望取得突破
除了品牌與模式上的優勢,其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亦是聚賽龍不可忽視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據招股書顯示,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聚賽龍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創新、瞄準行業前沿技術,積極將前沿技術運用于技術與產品研發中,在長期發展中保持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公司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人數的比例近20%。
而且,2018年至2020年期間,聚賽龍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609.76萬元、3046.00萬元、3623.38萬元,研發費用在維持高水的同時實現持續增長。通過持續的自主研發,公司已掌握了一系列的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并采用直接面對客戶的業務模式,可根據下游市場的產品需求,生產和穩定供應各類改性塑料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聚賽龍已取得了包括53項國內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海外發明專利,并獲得了多項榮譽,其中在2021年7月,聚賽龍成功被中國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3D打印、5G通信等技術的興起,進一步豐富了改性塑料的應用場景,而作為專注于自主研發的企業,這也將是聚賽龍長期成長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方面表示:通過自身積極研發和生產各類新型改性塑料,公司正在根據客戶的需求,參與家電、汽車等下游行業的產品研發,從材料選用和供應鏈的角度協助客戶提升縮短開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協助下游客戶家電和汽車實現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未來,隨著家電、汽車等領域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持續深化以及改性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公司將在新舊產業融合方面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