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上市公司股東引以為戒的案例。
2022年4月22日,上交所發布一則監管措施披露,重慶市交通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交通融資擔保)被處罰。
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重慶交通融資擔保又不是上市公司,為什么會被上交所處罰呢?
事情還得從一次司法強制執行說起。
通過司法強制執行的非交易過戶方式,重慶交通融資擔保取得一家上市銀行4052,290股股份,占該行總股份的0.12%。
重慶交通融資擔保取得上述股份以后,為了處置反擔保物回籠經營資金,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全部賣出了這些股份。
而重慶交通融資擔保又是這家上市銀行持股5%以上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
重慶交通融資擔保既沒按規定提前15個交易日履行減持預披露義務,又沒在減持完畢后及時披露,于是就違反了證監會、上交所的有關規定。
針對重慶交通融資擔保的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有關規定,上交所作出以下監管措施決定:
對重慶市交通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予以監管警示
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這樣的事情千萬別做!
盡管重慶交通融資擔保發生違規減持行為系因其員工疏忽及對法律規則的不熟悉造成,但是仍然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重慶交通融資擔保對其違規減持行為進行了深刻反省,還對被其減持的上市公司、一致行動人及全體股東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示了誠摯的歉意,并承諾將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學習,加強管理,加強事先與一致行動人及上市公司董事會辦公室的溝通,信守承諾,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上交所出手處罰重慶交通融資擔保,給全部上市公司的股東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
引以為戒!
上市公司股東在從事證券交易等活動時,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交易所業務規則,自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積極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尤其是對于新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東,一定要及時加強對《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減持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學習,以做到合規減持。
對于此次被重慶交通融資擔保違規減持的上市銀行,則完全是“躺槍”,因為該上市銀行是一家合規、穩健經營、業績優良的A+H上市公司,而且一直以來非常重視信息披露合規性,是一家公開、透明的上市銀行。A股上市后第一大股東不但沒有主動減持,而且還在多種場景下被股東持續增持。
也正是因為這家公開、透明的上市銀行發展潛力較大,所以與重慶交通融資擔保為一致行動人的該銀行一持股5%以上大股東,在2021年、2022年持續對這家銀行進行增持:
2021年,這家公司“A+H”兩地增持該上市銀行。一是增持該銀行A股股份293.9萬股,增持金額2588萬元;二是通過其香港公司增持該銀行H股股份2031.6萬股,增持金額1.02億元。
2022年,這家公司作為大股東拿出28億元優先認購該銀行可轉債。
作為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東,重慶一家大型國企在4月21日通過媒體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明確指出通過該公司增持該上市銀行的原因:
對上市公司長期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
大股東對上市銀行進行持續增持,向資本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大股東在堅定看好并持續增持,一致行動人違規減持!這樣的事情千萬別做!
重慶交通融資擔保被上交所處罰。這對所有上市公司股東的警示意義都比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