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順利摘得“中國茶葉第一股”桂冠?
作者 | 武麗娟
編輯丨高 巖
來源 | 野馬財經
一葉見方寸,一茶現萬千。
中國是茶的故鄉,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中國眾多非遺項目中,茶文化一直是“皇冠上的明珠”。悠遠的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是千年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典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茶葉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電商交易額為285.5億元,2025年茶葉電商交易額占比能突破40%,茶葉消費群體將突破5億人。
不過,與茶文化的源遠流長及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比,在3000億的茶葉市場中,卻沒有誕生一家以茶葉為主營業務的A股公司。
4月26日晚間,云南知名茶企瀾滄古茶的境外上市申請資料被證監會接收。一旦獲得受理,意味著瀾滄古茶取得“小路條”,很快就可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近日八馬茶業更新了《招股書》,中茶股份亦曾沖刺“A股茶葉第一股”,其最后一次《招股書》更新已停留于2021年2月20日。
茶企是資本市場的鮮有品種,A股“茶葉第一股”為何誕生難?瀾滄古茶能成功沖刺IPO嗎?
從沖刺A股“茶企第一股”到轉謀港股
都說“紅酒論酒莊,普洱看山頭”。云南不僅是許多人“心中的遠方”,更是茶葉理想的生長地,有很多知名普洱產區和寨子,位于瀾滄縣的景邁山古茶園便是其一。
瀾滄古茶成立于2002年,前身可追溯至1966年設立的瀾滄縣茶廠,現已發展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茶葉企業,產品主要以普洱茶為主。
這并不是瀾滄古茶第一次沖擊IPO。瀾滄古茶一度考慮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沖擊A股“茶葉第一股”。
2020年7月3日,瀾滄古茶首次遞交《招股書》,并于同年12月16日再次更新。原本將于2021年6月3日上會接受審議,然而上會前夕的5月31日,瀾滄古茶突然出現在2021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
上市進程暫緩后,瀾滄古茶曾稱“撤回是由于疫情導致相關上會人員被封閉管理所致,計劃推遲六個月后再次啟動上市相關工作。”
目前來看,瀾滄古茶的上市進程的確在正常推進過程中,撤回材料近一年后,將上市地點由A股調整為港股。
業績方面,近年來瀾滄古茶呈連年增長趨勢。《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至6月,瀾滄古茶分別實現營收3億元、3.8億元、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559.45萬元、8116.71萬元、5906.15萬元。
據瀾滄古茶向《時代周報》提供的數據,瀾滄古茶2020年實現含稅收入約4.71億元,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約4.96億元,稅后凈利潤約1.26億元。
目前,瀾滄古茶尚未透露2021年的業績,有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透露,2021年疫情防控相對平穩,茶行業大部分品牌企業的營收都有所增長,瀾滄古茶2021年的收入應該在5億元-6億元之間,仍保持一定的增長。
普洱茶占營收9成以上存貨余額超營收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唯一生產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六大茶類的國家。其中黑茶主要包括普洱茶、安化黑茶和六堡茶三種。
瀾滄古茶產品以普洱茶為主,按照原料和工藝不同可以具體分為生茶、熟茶和調味茶三大類。
圖源:瀾滄古茶《招股書》
從產品來看,普洱茶貢獻了瀾滄古茶幾乎全部營收。2017年-2020年上半年,普洱茶分別產生銷售收入23119.02萬元、27476.74萬元、35160.24萬元、17949.93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93.36%、92.49%、92.99%、95.75%。
也就是說,瀾滄古茶每年至少有九成的收入來自于銷售普洱茶,產品較為單一。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20年6月底,公司存貨余額分別為2.8億元、3.8億元、4.14億元、4.4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1.97%、66.77%、56.27%、54.27%,存貨余額及占比較高。除了2017年,存貨余額均已超過當年營業收入。
有茶商人士表示,茶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存貨問題。商品存貨的增加,占用了較多的企業可流動資金,使企業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增加與存貨有關的各項開支,影響企業的整體利潤。
針對外界質疑的高庫存問題,瀾滄古茶在《招股書》中解釋:“存貨余額較高系普洱茶行業屬性所決定——普洱茶適宜長期保存,因而高存貨額符合公司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豐富多樣及結構合理的存貨為公司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并成為公司競爭優勢之一。”
同時,瀾滄古茶也指出,較高的存貨余額規模增加了資金占用、降低資產周轉能力,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中國茶飲流通協會工作人員表示,茶業生產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比如當地茶農不夠,就需要去找外地茶農,尤其加之現下高端禮品茶的落寞,這一行業利潤并不大。存貨高企方面,像白茶、黑茶這種少數耐存放的茶會有存貨情況,比如龍井這種有季節性的產品,清明前后價格都不一樣,自然不會有存貨現象。
另外,瀾滄古茶曾在《招股書》中坦言,普洱茶葉企業數量眾多,產業集中度相對不明顯,行業競爭激烈,而公司受限于產銷規模總體較小、品牌宣傳投入有限等影響,行業地位仍需進一步提高。
近年,瀾滄古茶正在利用直播/短視頻平臺打造茶人IP的舞臺。“從近幾年開始,我們看到互聯網上出現了比較好的流量。而2020年開始的疫情,也直接助推了將直播/短視頻作為新的產品宣傳渠道。而從根本上來說,直播/短視頻是企業在B2C轉型過程中的一種運用。”瀾滄古茶品牌發展中心總經理陳國宏曾公開表示。
“茶葉第一股”會花落誰家?
目前,資本市場仍未出現“茶葉第一股”,填補A股無茶的空白。華祥苑、安溪鐵觀音、謝裕大、七彩云南等茶企都欲曾搶占A股市場,均鎩羽而歸。4月26日,八馬茶業更新了招股書,再次闖關。
港股里碩果僅存的只有天福(6868.HK)一家。2011年9月,天福茗茶在港交所上市,首次公開募股時,發行價為6港元。截至4月28日,報5港元/股,市值55億港元;龍潤茶從2017年6月停牌兩年多之后,于2019年9月9日被港交所強制退市除牌;將名字更改為“區塊鏈集團”的坪山茶業股價更是停留在每股0.223港元/股,2020年6月被港交所要求退市。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歷來都是茶葉消費大國,但并不是制造強國以及品牌強國。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的茶企在沒有完全進入品牌的運作節點時,是不需要去做品牌運營的,因為暴利已經成為整個茶業的代名詞。另外,茶企的稅收證明,還有一些相關的原始銷售數據是不完善的,因此為其整體上市也添加了很多的不確定的因素。隨著整個茶企的品牌化運營、專業化運營、規范化運營之后,未來兩年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茶企成功上市。
上述中國茶飲流通協會人員表示,茶企本質上是種植業與加工業,偏農業的傳統行業,中國茶企發展的未來方向是工業化和現代化,整個行業都在轉型。
“茶香也怕巷子深。”市場人士一致認為,中國茶行業需要從品類走向品牌。這點從傳統茶企屢屢碰壁,新式茶飲品牌受資本青睞便可見一斑。2021年6月,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沖刺A股成功,成為“茶飲第一股”,依托線下門店和線上訂單,2019年營業收入為25.02億元,是同期瀾滄古茶的6.57倍。
深圳前海紅岸資本基金經理王兆江表示,茶企之所以難上市,首先茶葉是一個高度分散的行業,競爭激烈,包括品牌、工藝、規模、消費群體等競爭,每種茶都有各自的市場,也對應有明顯的成長瓶頸。其次,如果上市門檻低,就會有一堆茶企涌現在A股,這樣會擠占資本市場資源分配。
王兆江指出,茶企和酒企類似,能夠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是,如果茶企過多,A股發展的側重就會偏重消費,而對制造業,高科技投資形成競爭。比如2020年全市場基金很多都在投白酒,一定程度上對其他行業投資形成壓力。
中茶股份、八馬茶業等茶企尚在A股市場排隊等待IPO,如果瀾滄古茶能上市成功,將成為“普洱茶第一股”。你喜歡哪個品牌的茶葉?看好哪家茶企?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