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王心怡 李鐳
資本市場往往會給一些講故事相對有意思或最先發起沖刺上市的公司以細分領域第一股之稱。
(資料圖)
去年年底遞表沖刺科創板的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醫療),被外界稱為“醫療SaaS第一股”。
細分市場第一股的桂冠,多少有意義,也多少無意義。畢竟,從企業發展及資本市場表現前景來看,這需要企業健康良性的發展。而對于太美醫療而言,顯然目前還遠談不上可以健康循環。
持續不斷大肆燒錢的現狀,太美醫療何時能實現盈利?
01
招股書與回復函數據打架
6月初,太美醫療進行了問詢與回復。針對市場較為關切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回應與說明。
值得關注的是,太美醫療招股書及問詢與回復中出現了數據打架的情況。
(招股書)
(問詢與回復)
招股書中,太美醫療表示,報告期內(2018-2021年上半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447.93萬元、4397.65萬元、5566.57萬元、3332.79萬元,占比分別為24.14%、23.47%、18.37%、17.71%,公司整體上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總額50%的情況,不存在對單一客戶有重大依賴的情況。
而在回復函中,太美醫療2019年的前五大客戶的收入變成了4574.74萬元,這意味著數據差了177萬元,占營收比例也出現了兩個不同數據。
類似的情況并非個案。在2020年的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中,既出現了數百萬元數據差距,也出現了連客戶本身都“調換”了的情況。
(招股書)
(問詢與回復)
也就是說,招股書上,2020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為5566.57萬元,而回復函中該數字則為6425.98萬元,兩者差距了859萬元,并非小金額。值得注意的是,原招股書中的第四銷售商為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回復函中則變成了GSK。據《港灣商業觀察》查詢發現,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眼科處方藥生產公司,GSK則為鼎鼎大名的葛蘭素史克。
針對回復函與招股書何以數據出現打架的情況,《港灣商業觀察》通過郵件及多次電話聯系太美醫療董秘辦,未能收到回應。
02
連年虧損下,毛利率也欠佳
官網顯示,太美醫療的宣稱口號是:生命科學產業,數字化運營平臺。成立于2013年,太美醫療主要業務覆蓋醫藥研發、藥物警戒、醫藥營銷等領域。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太美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997.43萬元、1.87億元和3.03億元及1.88億元。
雖然營收增速不錯,但太美醫療凈虧損同樣嚴重,期內凈利潤虧損分別為-1.83億元、-3.89億元、-5.24億元及-1.58億元。換言之,三年半時間,太美醫療凈虧損12.54億元。
與此同時,上述期內,太美醫療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4元、-1.53億元、-2.66億元及-2.31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合并層面累計未彌補虧損為-4.64億元。公司報告期內持續虧損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太美醫療在招股書中解釋稱,盡管持續虧損,但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同時持續推出新業務,不斷完善業務布局。考慮到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目前資金狀況,暫未盈利未對公司的業務拓展、研發投入、戰略性投入、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雖然太美醫療把連年虧損引入之毛利率穩定,和新業務及戰略拓展,但公司毛利率實則也難言樂觀。
招股書新式,太美醫療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61%、47.44%、40.94%及39.24%,毛利率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同時,因各期公司不同業務收入占比及毛利率水平存在差異,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亦存在波動。
綜合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太美醫療分別為38.61%、47.44%、40.94%、39.24%。由此可見,無論是主營業務毛利率,還是綜合毛利率,太美醫療都呈不斷下滑趨勢。
即便從行業內與可比上市公司來看,太美醫療也相對較弱。期內,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48.81%、47.31%、40.57%、49.83%。如果以最新2021年上半年為時間點,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比太美醫療整整高出十個百分點。
“如果一家公司成立時間不短且持續虧損,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高新科技產業的話,包括毛利率也大幅弱于同行,這樣企業的成長性及其戰略發展方向,確實需要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有熟悉醫療投資領域的業內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
03
銷售費用遠超同行,2025才能扭虧為盈?
持續虧損何時見底,毛利率弱于同行且不斷下降,太美醫療的銷售費用指標也差強人意。
銷售費用方面,報告期內,太美醫療銷售費用分別為3005.05萬元、6297.61萬元、9647.41萬元及7058.20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0.11%、33.61%、31.84%及37.50%。其中,2018年占比較高,主要由于當年收入規模較小;隨著收入規模上升,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有所降低。公司的銷售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廣告宣傳及會務展覽費、辦公費及差旅費、業務招待費等項目構成。
在可比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中,報告期內的平均數分別為35.72%、16.91%、15.54%、21.68%。還是拿2021年上半年比較,太美醫療的銷售費用率比可比上市公司整整高了15.82%。
太美醫療認為,公司銷售費用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系發行人處于快速發展期,經營規模擴大及市場拓展需求增加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但營業收入規模相對較小。
另外,太美醫療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67.58%、44.67%、35.98%及42.99%,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主要系公司處于快速發展期,高度重視新產品的研發,研發項目較多、研發人員數量增長較快,整體研發投入保持快速增長,占收入比重較高。
在回復函中,太美醫療坦言,隨著公司業務持續發展,規模效應將逐步顯現,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將充分覆蓋相關人工成本的增加,凈虧損將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而減少,最終實現扭虧為盈。在相關假設條件成立的前提下,公司預計銷售費用占比將降低至約10%、研發費用占比將降低至約19%、管理費用占比將降低至約11%,以43%至44%的毛利率為經營目標的情況下,預計公司在收入超過20億元時公司實現盈虧平衡?;诠镜臏y算,若公司進行測算假設的扭虧為盈的條件均可達成,公司扭虧為盈的預期時間節點為2025年。
回復函中,太美醫療更新了2021年財務數據,2019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93億元、3.14億元及4.66億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5.59%、39.62%及35.63%。(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