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投資人的邏輯”(touzirendeluoji)
小紅書又闖禍了,或者說,小紅書上的主角又出現了。曾經就出過一個炫耀自己有200萬年薪的券商員工的事情,為此各大券商員工感覺口袋里面的薪資岌岌可危,引起了高層注意,有些券商也進行了薪酬改革。這一次又是一個90后交易員稅前收入100萬的故事,再度引爆券商等金融行業在經濟下行的周期下,依然保持高收入的討論。
簡直了,為什么每次都是在小紅書上面火起來,是因為小紅書宣傳的是輕奢、享受、愉悅的生活態度嗎?還是因為小紅書成了眾多美女帥哥們在虛擬世界里尋找存在感的地方?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面向此類受眾的商品都要在小紅書上刷文章帶節奏,最終把這批人們都掏錢買自己的東東。
股市永遠是三千點,交易量永遠都存在,里面的韭菜也是一茬又一茬,被割得稀爛還是頑強地冒出頭來快樂滴生長,所以才有了券商們的快樂時光。投行永遠在找項目IPO、再融資、發債,收腦力和體力勞動費,以便為自己和公司打出名聲;交易員永遠為了自營業務賺錢而搭建模型,完成KPI;經紀業務也已經綜合化了,營業部都是分公司模式,各種業務都能做,原來的營業部成員成了多面手,反正一張券商牌照用到底,有的都是專業隊伍來支撐做業務,作為最基層的客戶觸手,經紀業務至關重要;資管更是為了大上市公司、為了大金主們服務,可能資管產品是券商里面最賺錢的業務。
林林總總的部門,紛紛擾擾的業務,不斷涌現的各種信息激發了券商大干快上到處尋找業務的決心,曾經在投行干過的同志們都知道,看到業務信息的感覺就像鯊魚聞到血腥味,管這血腥味是哪類生物的,都先上去看看再說,信息差是第一位的,了解之后再找關系接觸和拿下是第二步,一步慢步步慢,一步錯步步錯,做個好的業務拓展員工并非易事。
小紅書,看看就完了,不用在人人年薪百萬的刺激下,把自己的私生活放到上面,難道大家不知道這都是舞臺嗎?不知道很多都是有劇本的嗎,如果沒有劇本,那就變成了劇本殺,被殺的是蠢蠢欲動的攀比之心,還有大好的前程。
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香嗎?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投資人的邏輯”(touzirendelu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