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行家,事實說話。
歡迎留言,如果認同,請傳播正能量。
【資料圖】
在魔都券商中“扛把子”的國泰君安,深耕上海大本營的同時,不斷對外開疆拓土:最近一年來多家分支機構籌建,預計將覆蓋全國省區。
官宣進軍青島廈門
在行家報道《佳話,滬甬兩地券商簽下戰略合作協議》一文后,國泰君安又有走出去的舉動。2月15日,國泰君安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五次臨時會議通過決議,擬新設青島分公司和廈門分公司。
中證協券商網點信息顯示,除寧夏、青海和西藏外,國泰君安在各省區均有分公司。在36地證監局轄區中,國泰君安的分支機構覆蓋了除青海外的各省、市、自治區及計劃單列市。
本次擬新設分公司的廈門和青島,同樣是計劃單列市。國泰君安在這兩地均各有兩家營業部。本次籌建的分公司,是否會由營業部升級而來,目前未有更多選項。
近期頻頻在外設點
自證券行業網點布局市場化以來,券商有過跑馬圈地,也有收縮陣線。相形之下,總部位于上海的國泰君安,近年來頻頻在外地設立分公司。
2020年11月,行家曾在《頭部券商增設蘇州分公司,行家點評蘇州券商勢力》一文中,點評國泰君安宣布籌建蘇州分公司的舉措。
自2022年以來,國泰君安董事會相繼通過決議,擬在深圳設立前海分公司,在河北設立雄安分公司,在上海設立臨港新片區分公司和青浦新城分公司,以及設立海南子公司。
行家了解到,2022年7月,國泰君安河北雄安分公司成立;2022年8月,國泰君安深圳前海分公司成立。臨港和青浦兩地目前沒有分支機構,直接新設分公司的進度目前未知。
據2021年報,國泰君安在上海、廣東、北京、浙江和四川地區的營業收入幾乎相當于其余地區之和,營業利潤更是超過其余地區。其中,上海和廣東兩地營收分別為10.97和10.72億元,北京為8.20億元;上海地區營業利潤5.95億元,廣東和北京分別為4.81和4.47億元。
頭部券商地域格局
為進行橫向比較,行家翻查了頭部券商2021年報:招商證券僅列出了境內和境外數據,申萬宏源劃分了四大區域,其余頭部券商或全面覆蓋,或重點開花,披露了較為詳細的創收和創利數據。
從分地區營業收入來看,廣發證券在廣東傲視群雄,中信證券在浙江和山東一枝獨秀,中信建投在北京表現突出,中金公司在上海略勝一籌。
從凈利潤較高的區域來看,廣東地區的廣發證券和國信證券,北京地區的中信建投和銀河證券,上海地區的國泰君安和中信建投,浙江地區的銀河證券和中信證券,均是創利大戶。
經紀業務后勁如何
國泰君安2022年上半年報中表示,以重點業務、重點區域、重要子公司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加快在大灣區、長三角和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實現第一個三年“打基礎、補短板”的戰略任務。
日前,國泰君安發布了2022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356.92億元,同比下降16.64%;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5.07億元,同比下降23.35%。國泰君安表示,主要是受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投資收益、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下滑所致。
在新設分支機構的同時,國泰君安如何穩扎穩打的實現戰略規劃,行家希望看到更多捷報。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