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作者|郭一鳴,編輯|顧謹豐
來源:巨豐投顧、好股票應用
觀點:繼一月之后,二月PMI超預期回升,并創2012年5月以來新高。制造業活動加快的同時,經濟修復預期在加速。政策不斷推進和落地,全年經濟向好趨勢在即。當前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A股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中期配置價值凸顯,看好A股整體回升的投資機會。短期看,海內外積極因素提振,指數迎來整體的回升。但即將進入財報季,市場階段炒作和業績公布的預期兌現下,指數或有承壓。此外,兩市近期成交額持續突破萬億,但科技股成交占據絕大多數,謹防科技股可能分化下市場的回落。
隔夜美股漲跌不一,但科技股紛紛走低,對今日A股科技股或有一定的影響。果然,開盤之后科技類板塊走低,一度拖累創業板表現。反而是石油板塊的大漲,帶動滬指走強。午后,兩市一度雙雙上行,但力度有限,于尾盤震蕩走低。滬指高開低走,延續此前調整趨勢,而創業板和深成指連續上行后迎來回撤。盤面上,石油石化板塊大漲領銜,美容護理、食品飲料以及農林牧漁等漲幅居前,而多數板塊迎來調整,其中電子板塊大跌,國防軍工、有色金屬以及傳媒等板塊跌幅居前。
最近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兩市成交持續過萬億,但市場分化比較明顯,滬指整體走低,而創業板和深成指相對走強,市場蹺蹺板效應下,分化明顯。那么,為什么在成交量持續釋放下,A股不漲反跌,還迎來較大的分化呢?
我們認為有個核心的因素,就是市場短期的成交“堰塞湖”。開年以來政策的加持下,部分科技股持續走強,而近期降準以及業績的驅動下,科技股再度走強,并且在消息面的提振下持續發力。在此過程中,TMT成交猛增,而這也是市場成交持續過萬的主要原因。比如昨日,兩市成交額超過1.1萬億,但是據統計TMT方向的成交量占到滬深兩市總成交的50%以上!而今日看,計算機、電子、傳媒以及通信等仍是市場成交的主力軍。也就是說,以TMT為首的板塊成為市場絕對的熱點,也是資金主要聚焦的方向。
就在這種局面下,資金推動科技股的上行進而帶動創業板走強。但更多資金缺失的板塊整體迎來整理甚至下跌,疊加此前調整的大盤類品種,所以滬指近期整體走低為主。那么這就迎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一旦科技股高位回落,市場成交可能萎縮,指數整體重心就有走低的可能。而回過頭來,在近期之前,科技股就出現過連續的上行,那么短期這種放量的拉升,或許就是階段拉高出貨的表現。切忌隨意追進和盲目做多,更多的保持觀望和等待新的機會。
整體看,近期海內外大環境向好邊際改善,有利于市場的回升。但階段行情修復尾聲以及即將進入到財報季,市場兌現行情也或逐步拉開。還是要謹防指數此前整體上行后的沖高回落以及整體的重心走低。建議投資者逢高減持,耐心等待指數新的方向風向的變化,再做新的定奪。
(作者:郭一鳴 執業證書:A068061212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