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半導體板塊震蕩拉升,多只個股表現活躍。截至當日收盤,拓荊科技-U(688072.SH)和聯動科技(301369.SZ)收獲20CM漲停,芯源微(688037.SH)漲18.55%,富樂德(301297.SZ)漲15.63%,中微公司(688012.SH)漲13.65%。此外,北方華創(002371.SZ)、晶方科技(603005.SH)等多只個股也收獲10CM漲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息面上,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北方華創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6億元至6.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1.24%至200.3%。
半導體行業周期拐點將至?
通過回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發現半導體行業具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特征。每輪半導體周期的時間跨度大約是3年。自1978年開始,全球半導體行業一共經歷了11輪周期,而從2019年開始至今仍然處于第12個周期,現在是景氣下行的階段。
2020年至2022年期間,受疫情影響,半導體行業的短期需求激增,疊加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進一步催生了更多市場需求。此后,下游廠商擴大產能增加供貨量,導致庫存指數不斷飆升。
與此同時,消費電子等傳統場景的需求持續疲弱,導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增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放緩,并逐漸轉為負增長。根據SIA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環比下降5%,同比下降18.5%。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半導體的庫存數據出現回落。疊加我國經濟復蘇帶動消費電子下游需求逐步恢復等因素,有國內機構認為,本輪半導體周期的拐點將至,或許就發生在下半年。
人工智能等行業為半導體貢獻更多增量
值得關注的是,智能汽車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正逐漸成為驅動半導體持續增長的重要動能。
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半導體的下一增長極。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優勢日益突顯。隨著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升級,新能源汽車的半導體價值進一步提升。據了解,每臺新能源汽車的半導體價值暴增十余倍,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半導體價值最高可達5000美元。到2035年,汽車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占比或將達到30%左右。
此外,近期持續火熱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應用,或將為芯片半導體的增長貢獻又一重要增量。目前,ChatGPT的月活用戶數量不斷增長,國內外廠商也加速布局同類AI大模型,而高級人工智能應用基本都需要極高的算力來支撐其高效運轉。
未來,市場中有望出現多個大語言模型,疊加各大廠商持續推動技術升級和創新,全球AI芯片和AI服務器市場有望迎來全面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
半導體設備龍頭第一季度業績大幅預增
覽富財經網注意到,國家大基金二期項目更加關注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的投資,希望進一步完善半導體產業鏈。
在芯片自主化迫在眉睫的大背景下,國家大基金的運作方向被認為是半導體行業投資的風向標。因此,國家大基金此次重點關注的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或是未來半導體細分領域中有望獲得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向。
德邦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受益于智能汽車和高性能計算領域強勁的半導體需求,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市場預計將在2024年恢復較快增長。
事實上,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有望提前進入復蘇周期。根據北方華創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6億元至6.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71.24%至200.3%。北方華創表示,公司半導體設備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電子元器件業務發展穩定,使得公司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通富微電(002156.SZ)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2年,集成電路行業景氣度持續下降,去年第二季度集成電路的銷售額增速開始逐季下滑。但隨著全球經濟回暖,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應用對芯片半導體的需求不斷增長,集成電路產業有望在2023年觸底反彈,并逐步走上復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