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券商股延續強勢,早盤再度集體走強,東北證券連續兩日漲停,東吳證券一度漲超5%,至收盤漲幅有所回落。近期漲勢向好,券商股昨日也集體大漲,Wind券商指數漲近3%,成分股悉數收紅。
分析人士認為,券商股爆發的動因,主要來源于券商一季報業績改善幅度有望超預期。同時,一季度GDP數據反映韌性,中國經濟穩步向好和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有望成為牛市催化劑。
伴隨市場交投活躍度明顯提升,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券商有望延續強勢表現。A股市場存在借勢沖出震蕩區間的上行機會,期間券商板塊有望成為主攻方向之一。
【資料圖】
股市集體走高
4月18日,“牛市旗手”券商股延續強勢,早盤再度集體走強,東北證券連續兩日漲停,東吳證券漲超5%,中泰證券漲近3%。板塊至收盤,漲幅整體有所回落,東北證券大漲近8%,東吳證券漲超3%。
券商股近期漲勢向好。4月17日,券商股集體大漲,Wind券商指數漲近3%,成分股悉數收紅,東北證券、中泰證券雙雙漲停。
政策利好集中釋放。4月10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下調證券公司保證金比例。其中,資信優質公司的轉融通保證金比例由原先的20%下調至5%,科創板做市借券保證金比例由10%下調至5%。
4月7日,中國結算發布公告稱,擬正式啟動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調降工作,將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
中金公司預計,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以及轉融通保證金等的下調,合計有望釋放券商394億元資金,占2022年末行業凈資產比重為1.4%,有助于提高券商資金使用效率。
一季度迎來反攻
券商股爆發的動因,主要來源于2023年首季業績一改頹勢。2022年業績整體欠佳,券商在今年一季度迎來反攻。
率先披露一季報的中泰證券營收凈利同比雙增: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92.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24%。中泰證券表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及凈利潤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投資業務業績回升及合并萬家基金產生的股權重估收益增加。
同時,方正證券、東北證券、東方證券、申萬宏源也發布了一季度業績快報,營收凈利均實現正增長。
東方證券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25.67%;東北證券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同比大幅扭虧,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59億元。
申萬宏源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1億元,同比增長87.77%;繼2022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后,2023年一季度方正證券業績延續上漲勢頭,其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16.55%。
記者采訪獲悉,在低基數效應下,券商一季度業績有望大漲,一方面是資本市場回暖,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一季度滬指單季度漲幅近6%;另一方面,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也為板塊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投行業務有望進一步增厚利潤。
強勢有望延續
對于券商板塊的走勢及原因,受訪機構人士紛紛發表看法。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股持續活躍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券商一季報業績改善幅度有望超預期,一季度業績的突出表現成為了推動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其中業績增幅較大的券商漲幅居前。其二,近期傳出券商降薪的傳聞,降薪會帶動券商運營成本下降,利好券商利潤率提升。
近期利好較多,券商有望延續強勢表現。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認為,一季度社融、進出口和GDP數據反映了中國經濟韌勁和競爭力,中國經濟穩步向好和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有望成為牛市催化劑,而券商是牛市的主要受益方向。其次最新公布的幾份券商一季報業績強勁增長,券商板塊的市場關注度比較高。最后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當前券商板塊安全邊際突出,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
市場交投活躍度明顯提升,券商板塊將明顯受益。富榮基金基金經理李延崢表示,市場成交額維持萬億以上,仍處相對積極區間。基本面維度,信貸、出口數據均超出市場預期,經濟復蘇并不像市場想象得那么疲弱。金融數據上,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上均好于預期。社融以及出口數據的超預期,顯示出宏觀經濟的韌性仍然很強,且市場剛好迎來年報、一季報的密集披露期,基本面預期向好的公司(即使如年報、一季報靜態業績表現弱,但先行指標出現邊際大幅改善也在此列),在未來一個月將相對占優。
針對券商板塊后續走勢,在袁華明看來,“市場條件向好,如果經濟數據或者政策支持繼續有利,A股市場存在借勢沖出震蕩區間的上行機會,期間券商板塊有望成為主攻方向之一。”
“券商板塊也確實歷來都會被當成牛市的旗手。”胡泊認為,近期,整個A股的交易量溫和放大,牛市的預期較為強烈,同時走勢的形態也比較好,所以不排除未來A股繼續上行的可能性。同時也需要警惕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雖然市場流動性充沛,但比較難以實現持續性上漲;另一方面,大小盤的流動現象比較明顯,結構性行情為主,所以要小心追高的風險。
記者?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