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延續震蕩筑底的動作,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小幅收跌,終結了此前的56連陽,深證成指領漲,實現5連陽。
【資料圖】
個股上看,依舊是呈現漲跌互半的格局,下跌股稍比上漲股多。2100+股上漲,其中漲停56只,實際漲停48家;2600+股下跌,跌停3家,洛凱股份跌停。
從短線打板情緒來看,高度板缺失,目前高度板下降到4連板,分別是榮盛發展和聯明股份,3連板就剩下興民智通、躍嶺股份4天3板;2板下降到5家,上海亞虹、大湖股份、三江購物、尚緯股份、城地香江。值得一提的是,上個交易日的首板股有35家,也就說連板率只有14%,短線掙錢難度較大。
量能上看,兩市成交額逐漸放量,全天成交100018億元,較上個交易日583億元,時隔24個交易日后首次重返萬億上方,后續成交額若能持續維持在萬億上方,市場將有望迎來一波強勢的結構性反彈行情。值得注意點是,在成交額逐步放量的背景下,北向資金卻逆勢流出,全天凈賣出21.94億元,這是北向資金連續4個交易日凈賣出。分市場來看,滬股通凈賣出24.1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19億元。不過,整體流出的幅度不大,但隨著兩市成交額放大,北向資金有望重回凈買入的態勢。
從盤面上看,AI概念股表現分化,硬件端表示強勢,硬件端CPO概念股再度大漲,太辰光、天孚通信、新易盛中際旭創等多股再創歷史新高,中際旭創市值破千億;算力概念股午后沖高,浪潮信息大漲續創新高;應用端則沖高回落,,天地在線、視覺中國漲停。大消費概念股集體反彈,白酒股領漲,古越龍山、大湖股份漲停;零售股盤中異動,三江購物、國光連鎖、人人樂漲停。下跌方面,銀行、光伏陷入調整,帝科股份跌超11%。
總體上看,市場還是延續已有的結構性行情,但在結構性行情下,資金呈現兩種特征。一是,資金繼續抱團強者恒強的板塊,CPO等人工智能硬件端明顯出現了加速的跡象,CPO短短一個月不到漲幅超38%;二是,資金開始向低位方向進行切換,從之前的新能源、養殖、新能源車再到今日的大消費方向,但資金在這些方向的持續性都不強。但從內部漲幅較的個股的來看,低位+業績高增成為資金的挖掘的重點。
策略上,繼續圍繞人工智能硬件端和應用端主線展開配置,挖掘低位優質品種,行業有明顯改善和滲透率低的方向。
重點關注:半導體產業鏈、光芯片和AI+方向,TOPCon電池、高壓快充
CPO核心——光芯片被低估的方向
今日,CPO概念再度表現強勢,仕佳光子、永鼎股份、光迅科技3股集體封板漲停,天孚通信大漲16%,源杰科技、太辰光、長光華芯也均漲幅超10%,新易盛、中際旭創等光模塊龍頭繼續創新高,中際旭創市值突破千億。
值得注意點是,5月17日以來CPO概念指數已經漲幅超38%,資金持續抱團。
CPO的持續大漲,主要的核心邏輯在于,隨著AI產業鏈發展超市場預期,硬件等上游方向需求快速提升和率先受益。以算力、數據、大模型為代表的上游環節盈利有望逐步釋放。
隨著CPO持續得到資金,作為CPO光模塊的核心成本的光芯片,開始得到資金的進一步挖掘。光芯片的合憲性龍頭,仕佳光子、躍嶺股份、光迅科技等相繼漲停。
從產業鏈角度看,光芯片與電芯片、結構件、輔料等構成光通信產業上游,產業中游為光器件,包括光組件與光模塊,產業下游組裝成系統設備,最終應用于電信市場,如光纖接入、4G/5G移動通信網絡,云計算、互聯網廠商數據中心等領域。
根據中際旭創披露的光模塊成本構成,芯片成本占60-70%(光芯片及組件占50%,比重最大;電芯片成本占15%),人工和其他成本占23%。
前面4天3板的躍嶺股份,就是處于光芯片上游生產磷化銦的核心公司。公司參股的中石光芯主要研制批量生產基于磷化銦基的化合物半導體激光器光芯片,立足于光通訊相關產品。中石光芯全資子公司中科光芯擁有完整的外延生長、芯片微納加工及器件封裝產業線,現有產品包括外延片、芯片、TO器件、蝶形器件、PON器件、光模塊等,是一家真正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獨立設計并量產光芯片和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光芯片領域主要是掌握25G及以下的產品。根據ICC統計,25G光芯片的國產化率約20%,25G以上光芯片的國產化率仍較低約5%,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在算力需求持續增長情況下,作為光模塊核心的光芯片有望得到資金的進一步青睞。
關注:源杰科技、仕佳光子、光迅科技、長光華芯、光庫科技、躍嶺股份、三安光電
以上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基于獨立、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制作,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