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數據顯示,最近幾年,該公司抗蛇毒血清的市場銷量均只有10萬支左右
(資料圖片)
《投資時報》研究員? 羅藝
8月1日,上交所網站披露《關于上海賽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7月30日,賽倫生物(688163.SH)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家屬的通知,稱其于7月29日收到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范志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并立案調查。
公告透露,在范志和留置期間,由董事、總經理范鐵炯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以及代為履行公司董事會相關委員會成員的職責。據了解,范鐵炯為范志和之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7月第二家上市藥企傳出實控人、董事長被留置并立案調查的消息。7月3日,衛寧健康實控人、董事長周煒因涉嫌行賄罪而被實施留置措施。
賽倫生物于2022年3月在科創板上市,是A股唯一一家專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領域的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目前,賽倫生物為國內抗蛇毒血清、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唯一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國內四家抗狂犬病血清生產廠商之一。
盡管產品具有獨家地位,但賽倫生物在上市之后的業績并不盡如人意。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分別下降16.52%和16.14%,實現1.74億元和6413.58萬元。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經營數據未見好轉,營收、凈利潤仍雙降。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23.86%至301.51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28.34萬元。
該公司在公告中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董事會運作正常,生產經營管理情況正常,本事項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市場方面則認為,此次董事長被留置,將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公告次日,該公司大跌11.53%。截至8月4日收盤,公司股價收于18.76元/股,總市值為20.3億元。
賽倫生物2023年一季度主要財務數據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董事長被立案調查
賽倫生物的公告中并未披露董事長范志和被實施留置并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該公司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知悉立案調查的進展及結論。
范志和生于1960年3月,現年63歲。自1999年起,范志和開始擔任賽倫生物前身賽倫有限董事長,并于2015年起擔任賽倫生物董事長至今。
據IPO招股書,在首發上市之前,賽倫生物控股股東趙愛仙持股45.40%,范志和、范鐵炯通過置源投資間接持股29.57%,三人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最終控制賽倫生物78.67%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范志和與趙愛仙為夫妻,范志和與范鐵炯為父子,趙愛仙與范鐵炯為母子。范鐵炯為85后,出生于1985年12月。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賽倫生物第一大股東趙愛仙直接持有3684.8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4.05%;范志和、范鐵炯通過置源投資間接持有22.18%股份,范鐵炯作為賽派投資的唯一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賽派投資控制公司2.77%的股份,范氏一家仍共同持有賽倫生物近60%的股份。
公告顯示,在范志和留置期間暫無法履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公司召開董事會,一致同意由董事、總經理范鐵炯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市場認為,這是醫藥反腐力度升級引發的行業連鎖反應。
上市首年業績“變臉”
賽倫生物成立于1999年,于2022年3月在科創板上市,是A股唯一一家專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領域的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目前,賽倫生物主要產品為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同時它也是國內四家抗狂犬病血清生產廠商之一。
據招股書及財報,2018年—2022年,賽倫生物營收分別為1.51億元、1.88億元、1.86億元、2.09億元和1.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097.24萬元、6575.61萬元、6317.38萬元、7648.28萬元、6413.58萬元。招股書顯示,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和馬破免疫球蛋白兩類產品占賽倫生物營收比超過98%,其中,抗蛇毒血清為主要收入來源。2022年,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占營收比近80%。
蛇毒血清系列產品對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影響巨大。但市場認為,雖然公司該系列產品具有獨家地位,但面向的是被毒蛇咬傷人群的急救,賽倫生物的產品的需求并不穩定且受單一因素影響大。2020和2022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出現同比下滑,公司均認為與環境影響相關。
在2022年報中,賽倫生物解釋稱,因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在戶外和野外作業或活動中受傷的患者人群,報告期內受外部環境影響,社會經濟活動減少、建設建筑工程停滯、居民外出活動減少等,產品市場受到直接影響。
今年以來,賽倫生物的業績也未出現好轉。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395.58萬元,同比下滑3.80%;實現凈利潤301.51萬元,同比下滑23.86%;扣非后凈利潤虧損128.34萬元。
不少市場分析認為,賽倫生物核心產品抗蛇毒血清產品市場容量較小,加之被毒蛇咬傷事件大多發生在農村、山林和偏遠地區,人們對于抗蛇毒血清產品的認可和需求都較少。賽倫生物招股書稱,全國每年被毒蛇咬傷的患者超過30萬,如果注射抗蛇毒血清科學治療,旗下產品每年的市場需求量為60萬—120萬支。但據財報顯示,最近幾年公司抗蛇毒血清的市場銷量均只有10萬支左右。
學術推廣費占比較大
因市場需求量短期內難以提升,賽倫生物通過對“獨家產品”提價的策略來拉動和維持公司的營收。數據顯示,公司的抗蝮蛇血清,2015年價格為236.72元/支,2021年上半年價格上漲至988.55元/支。同期,抗五步蛇毒血清價格從245.16元/支漲至996.27元/支;抗銀環蛇毒血清從316.23元/支漲至1245.63元/支;抗眼睛蛇毒血清從1132.66元/支漲至2198.84元/支。
盡管價格提升,但公司該產品的毛利率卻出現微降。上市之前,賽倫生物抗蛇毒血清產品毛利率一直維持在90%左右,2021年和2022年,賽倫生物抗蛇毒血清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9.83%和86.78%。
這或與公司銷售費用逐年攀升相關。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賽倫生物銷售費用達5026.74萬元,其中學術推廣費用達2408.11萬元,兩者分別占當期營收的28.74%和13.79%。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賽倫生物銷售費用分別為2897.04萬元、3443.49萬元和3663.62萬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0.07%、18.31%和19.74%,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學術推廣費分別為1281.54萬元、1626.07萬元和2017.46萬元。
在發行注冊環節反饋意見落實函中,賽倫生物的學術推廣費就曾遭到監管層的問詢。根據當時的回復,賽倫生物表示,公司以自身專業化學術推廣團隊為主、第三方推廣為輔進行銷售推廣。由于公司學術推廣團隊無法覆蓋全國所有銷售區域,因此委托國藥在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推廣,所以2020年雖然營收下降但學術推廣費卻增加。
此外,賽倫生物還在回復中稱,報告期內,公司及經銷商在業務經營過程中,不存在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等違法違規情形,公司或其工作人員不存在因商業賄賂行為被立案調查、處罰或媒體報道的情況。目前,公司已制定防范商業賄賂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并已有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