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證券因下屬營業部原負責人和相關員工協助客戶出借證券賬戶為他人融資提供中介和便利等,被證監部門采取監管措施
《投資時報》研究員?田文會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證券,601788.SH)以“建設中國一流投資銀行”為戰略目標,堅持“聚焦主業發展,堅持穩進發展,推進均衡發展,強化協同發展,實現安全發展”的發展思路。不過,該公司此前涉及MPS項目爆雷事件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近日又因合規管理等問題被證監部門采取監管措施。
(資料圖)
據中國證監會官網8月1日信息,7月12日,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原因為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管理的云浮新興荔園路證券營業部存在違規行為,包括原負責人和相關員工協助客戶出借證券賬戶為他人融資提供中介和便利,向客戶違規承諾承擔損失等。
廣東證監局稱,這反映該營業部合規管理不到位、內部控制不完善。
光大證券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15.09%和13.67%,增速低于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相應指標26.09%和43.79%的同比增速。光大證券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依賴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快速增長,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利息凈收入則同比下降較快。
此前頗受關注的光大證券 MPS事項相關訴訟也仍未全部結束。2022年末,光大證券對MPS項目計提的相關預計負債為約52.84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有多位董事和監事崗位人員發生變動。
6月30日,付建平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董事及董事會相關職務,同時,光大證券董事會會議同意聘任付建平為該公司副總裁。今年4月,余明雄和田威先后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董事及董事會相關職務。
5月31日,光大證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提名謝松先生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候選人的議案》,同意將該事項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5月12日,汪紅陽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光大證券監事及監事會相關職務。
被采取監管措施
光大證券近日被證監部門采取監管措施,該公司下屬分公司和營業部被直接點出合規管理問題。
8月1日,證監會官網發布信息顯示,7月12日,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經查,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管理的云浮新興荔園路證券營業部存在以下違規行為:一是原負責人張林開、員工李國新、葉鎮華等人協助客戶出借證券賬戶為他人融資提供中介和便利,向客戶違規承諾承擔損失;二是部分員工存在向客戶提供科創板測試題答案、索要客戶證券賬戶密碼、向客戶發送回訪問題、提供答復口徑等情形;三是未按規定及時向該局報告客戶集體投訴等重大事項。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對營業部的合規管理、廉潔從業內部控制失效負有直接的管理責任。
同日,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光大證券云浮新興荔園路證券營業部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責令該營業部自在此決定下發之日起1年內,每6個月開展一次內部合規檢查,并在每次檢查后10個工作日內,向該局提交合規檢查報告。經查,該營業部存在上述三項違規行為。反映該營業部合規管理不到位、內部控制不完善。
7月12日,廣東證監局還決定對有關人員葉賢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7月28日,該局又決定認定張林開、葉鎮華和李國新為不適當人選。
光大證券對《投資時報》表示,針對相關事項,該公司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責令廣東分公司及相關營業部對業務開展及合規管理進行自查整改,并啟動對相關人員的調查問責。同時,該公司將引以為鑒,在全司范圍內持續強化專項自查整改以及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合規培訓,不斷完善內控合規制度建設和執業行為管控。
光大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稱,該公司主要通過制度建設、合規管控、合規文化建設、母子公司管控、法律事務管理、執業行為與廉潔從業管理、內部問責等機制,防范合規風險。其中,零售業務方面,及時提示分支機構相關合規風險點與管控措施,指導分公司根據監管關注點開展轄區分支機構合規管理工作。子公司管理方面,積極推動兩規范整改事項。
上半年業績增速低于一季度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業績實現較好正增長,但營收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皆低于今年一季度相應增速。
7月27日,光大證券披露了半年度業績快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61.84億元,同比增15.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96億元,同比增13.67%。
光大證券稱,2023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復蘇呈現向好態勢。該公司踐行實體經濟服務,深耕戰略新興行業和綠色金融,推進財富管理服務升級,大力發展客需交易業務,構建多元策略組合,貢獻穩定投資收益,收入結構不斷優化。
不過,據光大證券一季報,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26.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43.79%,高出今年上半年整體速較多。
光大證券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倚靠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長。該公司今年一季度主要營收項目中,利息凈收入同比降30.02%,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降24.48%。投資收益則為6.63億元,同比增長32.86%;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由上年同期虧損5.65億轉為盈利3.08億元。
融資方面,7月21日,光大證券公告,該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同意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注冊的批復》,批復同意光大證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
今年一季度,光大證券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為97.81億元,同比降9.54%,同時,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為100.67億元,同比降34.37%。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仍低于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導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9億元。當期光大證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凈流出70.63億元。
MPS相關訴訟仍未全部結束
光大證券近幾年頗受關注的事情是MPS收購爆雷后的持續影響。
7月25日,光大證券公告下屬公司相關事項進展,光大證券前期披露了關于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資本) MPS 事項相關訴訟、判決、執行、資產凍結及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情況,相關進展情況為:近日,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光大發展)就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目前,光大發展已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受理通知書》,最高人民法院已對光大發展再審申請立案審查,最終審查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
上述事項目前尚處于再審立案審查階段,對該公司的影響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審查結果進行評估。此次公告涉及的 MPS 相關訴訟目前處于執行階段,該公司已就 MPS 相關訴訟事項計提了相應的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
7月29日,光大證券又公告了另一宗下屬公司MPS 事項相關訴訟進展。光大資本與嘉興招源涌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招源涌津)之間的相關訴訟中,一審判決光大資本賠償招源涌津投資款本金1.8億元,二審改判光大資本賠償招源涌津投資款本金約1.35 億元。
光大證券2022年財報審計公司安永華明在審計報告的關鍵審計事項“預計負債的確認”部分稱,光大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光大浸輝)為光大資本下屬全資子公司。
2016年4月,光大浸輝、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暴風(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群暢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與各有限合伙人簽署《上海浸鑫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協議》,共同發起設立上海浸鑫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浸鑫基金),并通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收購境外MP&Silva Holding S.A.公司65%的股權。光大浸輝擔任浸鑫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浸鑫基金優先級有限合伙人出資32億元、中間級有限合伙人出資10億元、劣后級有限合伙人出資10億元。
安永華明稱,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已判決訴訟結果、仲裁裁決結果和訴訟進展情況,光大證券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與浸鑫基金所投的MPS項目相關的預計負債為約52.84億元。
光大證券分公司被采取監管措施
資料來源:證監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