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6日電 (馬靜)6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舉辦期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促消費要學習推廣上海的經驗,在支付端刺激或者補貼消費,研究表明一塊錢補貼可帶動四塊錢消費。他還強調,“不要先選產品、行業,比如說要刺激汽車、刺激服裝,這對某些行業好,但對一些行業不公。”
(資料圖片)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 來源: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辦方供圖
李稻葵在發言中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增長、保增長。而要拼經濟、穩增長一定是回歸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具體而言,未來有幾件事“非做不可”。
首先是促消費。他認為,短期來看,盡管目前一些經濟指標看來還不錯,但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工業品物價指數都是偏冷的,需要適當地幫助消費者維護消費信心。
談及促消費,除了學習上海經驗外,李稻葵還對中新經緯提到,也要能邀請相關的廠家參與到給消費者讓利的活動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長期消費要靠老百姓的自主行為,但現在老百姓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看不準,花錢比較謹慎,短期內要通過讓利帶動消費。表面上是促消費,實際上是穩經濟,因為消費上去以后,廠商的利潤就流轉上去了,繼而就業、采購都上去,經濟就穩定了?!?/p>
提及當下淄博燒烤熱帶動的消費熱現象,李稻葵表示,各地方政府一定要開動腦筋,以消費者、以廣大民眾為中心,為老百姓服務好了,經濟就搞好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淄博燒烤熱背后的政府精神是值得復制的,但具體做法不可復制,“因為淄博搞了燒烤,意味著其他地區的旅游人數就少了?!?/p>
除上述觀點外,李稻葵還強調,當下地方財政必須重組。十余年搞基建,地方債務非常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的建議是開啟一個地方債重組的大項目,類似于多年前實施的國有商業銀行的債務重組。大方向是給地方政府立規矩,發債必須要經過一定程序,同時把相當一部分地方債轉移到中央,由國債發。
李稻葵還稱,培育碳市場也是當下刻不容緩的事情。“現在一搞‘雙碳’都是各自為戰,各個地方政府算,各個產業算,這是違反經濟規律的。要全國一盤棋算?!彼岬?,必須要發展碳市場,市場就是個超級計算機,只要在適當的地方,比如原油、煤炭等地方加一點碳稅,逐步提高,市場就自動運轉起來了。這樣,很多綠色投資就有利可圖了,很多企業家、投資者都會蜂擁而至,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公共財政。
李稻葵強調,一定要辦好穩增長這件事,政府跟市場同向發力,政府要辦好自己的事,要啟動市場、培育市場、匡正市場。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馬靜,郵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