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不是的,你這沒有說到關鍵。
關鍵的問題就在于,現在這種大學的教育組織模式已經不適合信息時代了。
現在獲取知識,完全可以通過線上來解決,根本不需要到課堂上。事實是,現在大學里面開設的課程,基本都可以在線上找到,不少老師講課水平相當高,比一般大學老師的平均水平高多了。那么,課堂教學的意義何在呢?主要是兩條:一個是紀律督促,二個是釋疑解惑。因為畢竟自己學的話,往往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碰到一些其它的事就荒廢了,學習中遇到障礙也容易止步不前。
以后一個可能的發展方向是:線上課程+線下指導相結合。所有想要上某門課程的學生,在線上申請,然后根據開課情況和地域分布,開設線下指導班。指導班可以設置在各地培訓中心,配備管理老師和教學指導老師,為每門課程每周上一次線下指導課。現在交通很發達,從最偏僻的鄉村到當地城市,一般也就兩個小時左右。
那么實踐性環節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我在以前的許多回復里面多次強調過,那就是在每個地級市建立公共實驗實訓中心,在省城建立公共實驗研究中心,向所有學校提供服務,并且向全社會開放。所有需要實驗、實訓的同學先報名,由中心統一安排,每個人在中心集中實踐一段時間,吃住都在里面,直到每個學期或階段的所有實踐教學全部完成為止。這樣不會讓儀器、設備空置,而且能保證實踐教學質量。
唯一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畢業證怎么發?用人單位怎么認可你的學習成績?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有想清楚,一個初步想法是:取消大學畢業證,每門課程結束后發課程結業證書。為保證教學質量,所有基礎課的考試由國家教育考試院統一進行,所有專業課的考試由人事部/企業/行業協會組織實施。
這樣一搞下來,高考即使不取消,也會大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