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在甘肅省靜寧縣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室外,一位年輕媽媽耐心地陪著孩子閱讀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一字一句,童聲清脆。
春節期間,僅有初中學歷卻在《2023中國詩詞大會》中大放異彩的靜寧農民工朱彥軍“霸屏”朋友圈。人們在關注這位一鳴驚人的靜寧老鄉的同時,也掀起了一股崇尚經典、誦讀詩詞的熱潮,尤其到靜寧縣圖書館借閱詩詞類書籍的讀者較往日明顯增多。
在兒童閱覽室閱讀區,看到孩子們手捧《詩經》《宋詞三百首》《半小時漫畫唐詩》……或在默默閱讀,或在輕聲誦讀。正在看書的小朋友楊丹說:“我看了朱彥軍叔叔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后,激發了我對中國詩詞的喜愛和興趣。我最喜歡唐詩《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以及《望天門山》中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靜寧重視孩子對于國學文化知識、唐詩宋詞的學習,在學校里面孩子也有學習‘國學經典’類的課程。之前,孩子來圖書館主要偏向于借閱文學故事類書籍,孩子看了我縣朱彥軍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表現后,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現在也會借閱一些詩詞類書籍來閱讀。”陪孩子來圖書館借閱書籍的靳先生說,“帶著孩子一起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很有意義。小孩子現在不一定能完全理解這些詩詞的意思,但浸潤在古詩詞里,對他們的精神世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滋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對仗工整、音律優美的詩詞,不僅僅是一個個的漢字,更是記錄著歷史的變遷,承載著文化的啟蒙。
古詩詞所表達的意境深遠悠長,一句詩就是一幅畫,一句詩就表達了一段情,蘊含著深厚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能夠讓大家充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審美素養,豐富內心世界,值得反復閱讀。在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靜寧,學習國學經典,誦讀古文詩詞不僅是朱彥軍影響下的一股熱潮,更是日日學習的一種常態。(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