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平頂山樓市顯得有些詭異。
許多樓盤說兔年春節的生意特別好,來訪的客戶絡驛不絕,售樓部里熱鬧非凡。不少樓盤發布的海報說當月售出了幾十套,有的甚至說上百套。
本地一些業內人士還分析說,因疫情憋了3年的需求終于開始釋放了,春節期間新房的熱銷是報復性消費,接下來房價就開始反彈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訪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不少售樓部明顯比以前有人氣,有些樓盤也發布了取消優惠、不再推售特價房的通知,個別樓盤甚至明確說要漲價多少多少。
但是!但是!但是!
熱鬧的場景下卻出現了與“火紅”格格不入的一幕,1月份市區樓盤的備案量卻很低,而且是你想象不到的低。
據統計的數據,1月份平頂山市區實現銷售備案的樓盤有50個,與2022年12月相比少了25個樓盤,實現備案房源239套,備案面積27463.59㎡。
與2022年12月相比,今年1月的備案套數下降85.48%、面積下降86.91%。
與2022年同期的1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73.21%、面積下降73.67%。(2022年1月備案套數892套、面積104313.02㎡)。
可以說,今年1月的備案量,比最為慘淡的2022年任何一個月份都要慘。
2022年備案量最低的月份是10月,備案311套、面積42479㎡。而今年1月的備案套數和面積僅是去年10月的76.85%和64.65%。
以上數據是不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海面之上是熊熊烈火,海面之下竟是冷峻冰山。
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接下來的樓市會走向哪個方向?
有沒有破局這種“上熱下冷”的策略?
別急,咱還是先看看1月的備案情況,之后再談談以上的疑問。
01、備案239套,面積2.75萬㎡
監測了平頂山市區80個在售樓盤的備案狀況,2023年1月份實現銷售備案的樓盤50個,與2022年12月備案樓盤數相比少了25個樓盤。
不僅如此,備案套數和面積也遠低于12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超7成以上。具體數據前面已提到。(看下表)
——住宅備案211套、面積2.56萬㎡
在監測的樓盤中,2023年1月份平頂山市區這些樓盤的住宅備案套數達211套、面積25571.08㎡,環比套數下降87.02%,面積下降87.68%。
2022年1月備案套數835套、面積98036.01㎡,2023年1月與之相比分別下降了74.73%和73.92%。(見下表)
——商業備案28套、面積1892.51㎡
2023年1月,市區這些樓盤商業房源備案28套、面積1892.51㎡,環比套數上升33.33%,面積下降16.54%,同比備案套數下降50.88%(2022年1月備案57套),備案面積下降69.85%(2022年1月備案面積6277.01㎡)。
從區域來看,1月商業備案最多的是新華區,備案房源13套、面積693.67㎡。(見下表)
1月份,市區共有11家樓盤的商業房源實現備案,占比22%。備案面積最多的樓盤是碧桂園應國府,備案房源4套、面積454.61㎡。占1月市區全部商業備案面積的24.02%。
02、連備案5套的樓盤都進了“前十”
總結1月的“前十”,真的讓小編十分為難。因為數來數去,別說沒有套數破百和面積破萬的樓盤了,連一家備案量突破30套、面積破4000平的樓盤也沒有。既然要列出“前十”,也就不得不把那些備案不足10套、面積不足千平的樓盤也拉入其中。前十中的最后一名備案量僅5套,你看可憐不可憐。
總感覺這會讓“前十”的榜樣形象大打折扣,但這就是1月份的現實,而我們又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
在監測樓盤中,“前十”樓盤的備案套數150套、面積16798.80㎡。與2022年12月份相比,2023年1月份前十的備案套數下降85.38%,面積下降87.44%。
1月備案面積最高的是碧桂園鳳凰城,備案量23套,面積3023.28㎡。
新進入前十的有金博園、大乘領仕館、深百匯海棠府、廣誠美林里、永基狀元府、宏升國際6家樓盤。(見下表)
顯然,那些一直銷售較火的、月月霸占“前十”榜單的樓盤多數不見了蹤影。
03、1月備案,各區強弱如何?
在市內各區備案量上,2023年1月湛河區監測樓盤以97套、面積11280.72㎡的業績位居第一。
新華區監測樓盤備案61套、面積5656.14㎡,排名第二。
高新區、衛東區、新城區監測樓盤分別排在第三、第四、第五。(見下表)
與2022年12月相比,2023年首月市內五區備案面積全部下降。
降幅最大的是新城區95.20%,其次是湛河區89.29%,再次是衛東區86.19%,然后是新華區77.02%和高新區55.17%。
04、湛河區:備案量不足百套
2023年1月,湛河區監測樓盤實現備案97套、面積11280.72㎡。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88.27%,面積下降89.29%。這一備案套數和面積,分別占市區總量的40.59%和41.08%。
1月份湛河區監測樓盤備案面積占市區監測樓盤總備案面積的41.08%,在市區排位第一。
1月份該區有18個樓盤實現了備案,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36%。
在住宅上,1月份湛河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18家,備案92套、面積10829.08㎡,在備案面積上市區排位第一。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88.83%、面積下降89.71%。
在商業上,湛河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3家,備案5套、面積451.64㎡,在市區排名第三。
1月份,湛河區有4家樓盤進入前十,分別是億利鳳凰御景(第二)、大乘領仕館(第四)、中駿世界城(第六)、永基狀元府(第九)。
與2022年12月份相比,湛河區2023年1月份實現備案的18個樓盤中,1個樓盤在增長,16個樓盤在下降,1個樓盤實現零的突破。
05、新華區:降幅很大名次上升
2023年1月,新華區監測樓盤備案房源61套、面積5656.14㎡。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73.01%,面積下降77.02%。
1月新華區監測樓盤備案面積占市區監測樓盤總備案面積的20.60%,在市區排位第二,與2022年12月相比上升兩位。
1月,新華區有12個樓盤實現了備案,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24%。
在住宅上,1月新華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10家,備案48套、面積4962.47㎡。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78.67%,面積下降79.80%。
在商業上,1月新華區有3家樓盤實現了商業備案,備案13套、面積693.67㎡,在市區排名第一,與2022年12月相比上升三位。
1月份,新華區有2家樓盤進入前十,分別是金博園(第三)、蘭庭(第五)。
與2022年12月相比,2023年1月新華區實現備案的12個樓盤中,3個樓盤在增長,7個樓盤在下降,2個樓盤實現零的突破。
06、高新區:備案量超過衛東和新城
2023年1月,高新區監測樓盤備案35套、面積4605.87㎡。與2022年12月相比,分別下降56.79%和55.17%。
高新區不僅備案量下降幅度最小,而且備案量超過了衛東區和新城區,市區排位第三,其備案面積占市區備案面積總量的16.77%。
1月,高新區實現備案的樓盤3家,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6%。
在住宅上,1月份高新區實現備案35套、面積4605.87㎡。與2022年12月相比,分別下降56.79%和55.17%。
1月份,高新區商業上零備案。
1月,高新區有2個樓盤備案量進入前十,即碧桂園鳳凰城(第一)、廣誠美林里(第八)。
雖然該區僅有3家樓盤,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6%,在體量上是根本無法與其他區相比的。但在住宅產品的備案套數和面積上,其分別占市區住宅備案總量的16.59%和18.01%。可以說,成績還是不錯的。
07、衛東區:備案量少得可憐
2023年1月,衛東區監測樓盤實現備案房源32套、面積3960.22㎡,與2022年12月相比,樓盤備案套數下降87.04%,面積下降86.19%。
1月衛東區備案面積占市區總備案面積的14.42%。
衛東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9家,與2022年12月相比,少了6家,名次從第三名降到第四,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18%。
在住宅上,衛東區1月實現備案的樓盤有7家,備案25套、面積3390.92㎡,與2022年12月相比分別下降89.58%和87.98%。
在商業上,衛東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4家,備案7套、面積569.3㎡,在市區排名第二,與2022年12月相同。
1月份,衛東區2家樓盤進入前十,分別是深百匯海棠府(第七)、宏升國際(第十)。
與2022年12月相比,衛東區2023年1月份實現備案的9個樓盤中,1個樓盤在增長,7個樓盤在下降,1個樓盤實現零的突破。
08、新城區:備案僅14套,五區墊底
2023年1月,新城區監測樓盤備案14套、面積1960.64㎡。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94.72%,面積下降95.20%。如此低的備案量是近年來該區從未出現過的。
新城區1月份備案面積占市區總備案面積的7.14%,排名從上月的第二降到第五,直接墊底兒。
1月份,新城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8個,占市區實現備案樓盤的16%。
在住宅上,1月份新城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7家,備案11套、面積1782.74㎡。與2022年12月相比,備案套數和面積分別下降95.69%和95.45%。
在商業上,1月份新城區實現備案的樓盤有1家,備案3套、面積177.9㎡。在五區中排名第四,與2022年12月相比,從排名第一下降到第四。
1月份,新城區沒有1家樓盤進入市區前十。
與2022年12月相比,新城區1月份實現備案的8個樓盤中,1個樓盤在增長,7個樓盤在下降。
看了以上各區樓盤的備案量,你吃驚不?
其實,對于1月來說(注意,這里說的僅是1月份備案量這個數據),已不能客觀反映市區樓市的真實銷售情況了。因為結合此前的情況,1月是個比較特殊的月份。
工作人員從多家樓盤了解到的情況是,1月份人們的購房熱情確實比疫情期間高了不少,交付訂金卻未簽約備案的“踏定”客戶大量存在。雖然從交付訂金到簽約備案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但像1月份這樣如此拉長時間的卻較為少見。
那么,人們為何交了訂金卻遲遲沒有簽約備案呢?
這就要提到去年的購房補貼政策了。自去年5月27日起,在市區購房者只要拿出駕駛證、普通話證、甚至保安證就可以享受1萬元的購房補貼,但這個政策到2022年12月31日就停止了。
而去年9月至11月市區處于疫情防控靜默狀態,到了12月7日終于放開了,絕大多數居民又先后“陽”了,紛紛在家里經受病痛折磨。這就讓相當一部分有購房需求的客戶錯失了選購的機會。
到了今年1月份特別是春節長假期間,人們終于可以從容地跑到售樓部看房選房了,無奈又錯過了購房補貼政策。
對于靠工資生存的普通購房者來說,1萬塊錢也不是個小數,能省也是力爭要省的。
由于一些兄弟城市今年仍推出了購房補貼政策,于是,一些購房者就“賭”上了一把,先把訂金交了,但不簽約備案。等到今年我市購房補貼政策下來了再去簽約備案,這樣不就可以享受購房補貼了嘛。
那么,平頂山市今年會不會再次推出購房補貼政策呢?
筆者估摸,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因為樓市已冷到了這種地步,不少開發商處在生死線上掙扎。吸引有需求者購房,不正是救市的辦法之一嗎?不然的話,開發商都活不下去了,誰還去拿地呢?
縱然推出了購房補貼政策,樓市也回不到前幾年的癲狂狀態了,畢竟需求量在漸漸減少,火紅的樓市已與我們越行越遠。
但從紅火到平淡,需要平穩的過渡,因此還是需要一些政策支持的。
編輯:LS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