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遼寧日報》第十版刊登“丹東檢察機關實施公開聽證助推"無訟"模式”一文,內容如下:
丹東檢察機關實施
公開聽證助推“無訟”模式
王盧莎
丹東兩級民事檢察部門踐行“無訟”理念,日前,振安區檢察院運用“調查+聽證+和解”的程序,通過公開聽證的方式,成功辦結農民工工傷賠償案件,幫助農民工非訴化快速追回薪資。案件承辦人在調查過程中,對是否符合公開聽證作出預判,并通過聽證程序促成和解,著力解決百姓實際問題。
振安區檢察院在工作走訪中得知,農民工于某杰以其工傷賠償事由正在尋求法律援助。經合理引導受案后,檢察機關不僅僅局限于履行好依法支持農民工起訴的工作職責,而是采取前移式辦理案件模式,將落腳點放于糾紛化解,提前介入調查核實,召開公開聽證會,使申請人在聽證會當天就拿到被拖欠的2萬元勞務費,幫助農民工非訴化快速追回薪資,大大簡化了當事人的維權流程,減少維權成本。
丹東市兩級檢察院在辦案中堅持為民宗旨,巧用公開聽證法寶,以聽證促和解,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真正把辦實事體現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在檢察監督辦案中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為此,丹東市檢察院根據最高檢及省檢察院下發的相關文件,細化全地區聽證工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丹東檢察機關民事檢察聽證工作規定、實施細則等,并配套相關聽證筆錄、聽證備案統計模板等,規范全地區工作的開展,盡力打造“調查+聽證+和解”模式。
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