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8日,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臺光學中試基地揭牌暨首批項目入駐簽約活動在四川眉山天府新區舉行。西南交大產業研究院、天府新區眉山黨工委管委會有關領導,省內多家高校院所代表出席活動。
此次掛牌的中試基地類型在全國罕見,標志著新區中試平臺實現“零的突破”,以新型中試研發平臺光學中試基地為依托,踐行四川省“先中試、后孵化”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理念,承接創新成果轉化進入全新階段。
接下來,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臺光學中試基地將依托四川省跨高校院所豐富的科研資源與西南交大研究院公司成熟的中試經驗,融合摩米創新工場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市場與服務資源,及四川摩特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能力,以新區光學產業定位為導向,打造光學研究中心、光學元件生產制造、裝備研發制造、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四位一體的綜合基地,建設全國具有示范效應的光學中試基地。
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區將充分發揮光學中試基地成果轉化、中試熟化功能,加快承接跨高校院所的原始創新成果,推動一批光學產業科技成果在新區轉化落地,為成眉高新技術帶動光學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與平臺支撐,加快打造成眉成果轉化協同區,構建天府大道南延線科創走廊創新轉化鏈條。”(記者 戚原 通訊員 徐佳)
【延伸閱讀】什么是中試基地?
中試基地是新產品中間試驗的場所,而中間試驗是把技術成熟度3級~5級的實驗室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成熟度7級以上的產業技術成果的實驗和研發活動。
中試基地的任務就是對科研成果進行中間試驗,不斷研制出新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和樣機,是科研和生產中的橋梁與紐帶。從科學研究的過程看,中間試驗是基礎研究的延續和擴大,是新技術轉化、新產品開發的必經之路。
中試基地連接高校院所和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工業實驗室”,是新產品定產、量產的前置場所,中試基地輸出的成果不再是基礎研究的抽象理論,它有具體的工藝和樣機,是成果轉化為商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