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水利廳等相關單位組織核查組對廣元市昭化區大寨水庫工程達標退出開展了核查認定。工作組認定大寨水庫工程已具備退出條件,基本同意其退出中型水庫工程建設。
“大寨水庫工程位于昭化區昭化鎮大朝驛村,投資近6億元,設計總庫容1163萬立方米。主要建設任務為農業灌溉、鄉村供水等,可解決昭化鎮、紅巖鎮2萬余人及3.53萬頭牲畜飲水和5.06萬余畝耕地灌溉用水問題。”昭化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三江新區重要儲備水源地,大寨水庫的建成,與紫云水庫、工農水庫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相關資料圖)
水利高質量發展是穩糧增產、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昭化區堅決扛牢治水管水政治責任,堅持水利工程建管并重、監管同步發力,堅決當好“水衛士”。
多管齊下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時下正值農忙,放眼昭化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壟壟水田插滿了秧苗,點點嫩綠漸次鋪開,生機勃勃、蔥郁盎然。充足的水源為水稻移栽、產業灌溉等提供了堅實保障。
昭化區地處四川盆地北部,海拔400米至1200米,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千里嘉陵貫穿南北,16條河流奔騰不息。98座中小型水庫星羅密布,水庫總庫容7200萬立方米。
為了強化水資源管理,昭化區探索實施物業化托管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水庫配上“專職保姆”。
舉措落地,實效凸顯。“廠庫一體化”實現水庫與供水廠聯合,打破運營管理界限;“以大帶小”實現以強帶弱中心式管理;“小小聯合”打破行政區劃邊界,實行片站式管理,管護全覆蓋。
同時,昭化區財政每年落實不少于100萬元的管理經費和500萬元的維修養護經費,逗硬獎懲,把水庫安全和運行管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
近3年,昭化區先后實施工農水庫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41座,配套改造渠系212千米,恢復供水能力560萬立方米,改善灌面4.2萬畝,項目建設助推了水利大發展。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嘩啦啦……”進入6月的夏天,平均氣溫超30度。在特色小水果管護上,除了要注意施肥還要及時灌溉,柏林溝鎮雙龍村六組獼猴桃產業園園主王天英打開噴頭,絲絲水霧均勻地噴灑在了每一棵果樹上,王天英說:“好在灌溉水充足,才能保證獼猴桃良好的生長狀態。”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通過標準化管理,昭化大水廠覆蓋、大水網連通的“一張水網”為水資源調配打下堅實基礎,強力保障了生產生活用水。
2022年極端高溫干旱天氣下,全區未發生區域性缺水,人畜安全飲水保障有力。全力滿足生產用水,依托河庫良好的水資源,促進紫云獼猴桃栽植6.5萬畝,王家貢米種植3萬畝,實現助農增收1700余萬元,助力全區糧油實現“十九年豐”。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中國西部(廣元)綠色家居產業城是全省重點項目之一,完善的水利設施建設,有效夯實了綠色家居產業發展基礎。
“標準廠房一落成,我們就把生產線搬了進來。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是現成的,一點都不用操心。”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之所以能實現“拎包入駐”,得益于園區完善的配套功能。
放眼全區,全域現代化水網基本建成,水系走廊進一步“活”起來,清水串聯、兩岸潮闊、綠意盎然、俯拾皆景在昭化變為現實。(記者 戚原 通訊員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