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你們看嘛!這個蓄水池沒有蓋子,每次從這里過,心里都慌得很!”近日,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委第三巡察組對曾家鎮榮樂村開展鎮村“一體巡”時,村民陳歧望向朝天區巡察小分隊反映了這一情況。
位于曾家鎮榮樂村5組西側靠近主路旁的蓄水池修建于2019年,可蓄水300立方米。建成以來,滿足了榮樂村214戶、800余人的生活用水。由于池口管道橫穿,長期未設置井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巡察小分隊了解情況后,立刻將此問題反饋給了巡察組。巡察組按程序將該問題作為立行立改事項移交曾家鎮黨委,督促其立即按蓄水池安全建設要求規范處理。收到整改任務后,曾家鎮立即組織鎮村干部現場勘測,并于第二日對池口進行了臨時封蓋處理,同時在池口周圍設置“水深危險 請勿靠近”的警示牌。
“太感謝了,這么快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不僅保護了過路人的安全,還保障了我們的飲水安全。”開展巡察回訪時,陳歧望高興地說。
對村級巡察采取“巡察組+巡察小分隊”的模式是朝天區鎮村“一體巡”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朝天區委巡察機構圍繞“七步巡察”工作法,針對村(社區)實際,研究制定了《朝天區村(社區)黨組織巡察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提出對村(社區)高質量全覆蓋巡察要求,同時圍繞“五個緊盯”監督重點,形成113個突出問題和281個具體狀態監督清單,實行“照單巡察”。
同時,巡察小分隊在巡察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緊緊圍繞被巡村(社區)的職能特征,優化組成人員、制定巡察日程,發揮鄉鎮干部熟悉村情、有群眾工作經驗的優勢,以召開院壩會、走訪入戶、發放明白卡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巡察監督信息,提高群眾知曉率、參與度。
“我們從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著手,整合鄉鎮紀檢、組織、基層站所等力量組建‘巡察小分隊’,作為基層巡察力量的補充。”朝天區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巡察小分隊結合農村、農戶生產生活習慣等特點,利用靈活機動的優勢,把談話地點搬到村頭巷尾、農家庭院、田間地頭,做到群眾生產生活在哪里,工作場所就延伸到哪里,問題關聯到哪里,巡察了解就跟進到哪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反映問題,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傳導到“神經最末梢”。
自推行該模式以來,朝天區共巡察村(社區)69個,發現問題364個,已整改357個,解決了出行難、用水難等急難愁盼問題26個。下一步,朝天區將在統籌謀劃上持續發力,積極探索好經驗好做法,努力開創巡察工作新局面。(記者 戚原 通訊員 劉旭 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