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基金消息,近期,隨著海外擾動因素減弱、穩增長政策及香港金融市場穩定性增強等因素的疊加,港股的優勢逐漸凸顯,市場信心回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港股ETF今年以來凈流入資金規模已超過280億元。
1、機構看好港股布局時機
在雪球3月中旬開始舉辦的“港股季”及私募春季策略會的多場直播中,不少公募、私募機構表達了看好港股當前布局機會的觀點。
泰康資產量化投資高級經理于德江在3月18日舉辦的“港股季”直播中談及,當前,港股估值處于絕對低位,中資上市公司的盈利也有支撐,再加上資金的持續流入,港股或將迎來修復機會。“伴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和疫情消退、線下消費恢復的共同推動,若未來俄烏沖突不進一步升級,港股的風險偏好將有望在政策推動經濟恢復,行業監管趨于常態下有所回升。”
青島君厚資本基金經理許治中在3月14日的雪球私募策略會直播分享中也認為,當前港股的估值已接近2016年,離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估值也不是很遠。在目前這個時間點,機會比風險多。
丹書鐵券基金經理陳俊濤也表示看好港股的機會。在3月22日的私募策略會直播中,陳俊濤表示,近幾年,港股由于做空因素,在市場普遍認為估值很低的情況下,股價和成交量還持續走低,長期來看不可持續。“我們特別看好一些低估值的機會,分紅很多時候都能達到百分之十幾,但股價一直不漲,長期來看這是不可持續的。股價這么低,大家拿分紅再投資就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機會了。”
2、港股各板塊如何布局?
那么,當前市場機遇下,港股哪些行業更值得布局?利檀投資基金經理陳昊揚在私募策略會中表示,當前,利檀投資會重點選擇估值超跌及輕資產的行業,比如消費板塊。
他認為,未來十年,盡管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可能會不斷漲價,老百姓消費能力相對變弱,但輕資產行業的優勢會變得最大。“因為消費是To C的,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毛利率比較高,比如,飲料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和糖,成本占比小,這些ROE高的行業未來是有優勢的。”
銀華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王帥、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劉剛在“港股季”中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在我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為確定趨勢的大背景下,港股里有很多互聯網股票和消費股票,代表中國未來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港股消費股除互聯網平臺股票、博采娛樂股票,還有體育消費股票,除此之外,在港股上市的必選消費品股票,幾乎都是各個行業里的優質龍頭票,包括啤酒、純凈水、食品飲料等股票,也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除了消費,整體估值處于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的銀行板塊也是不少基金關注的重點。
于德江表示,在過去的四輪經濟復蘇周期中,銀行股的表現具有比較明顯的相似性。在經歷政策利好給銀行股帶來的第一次超額收益后,由于經濟改善的時滯性,以及銀行相對于順周期板塊對利好的反饋較為間接,第一次超額收益會有回吐。
只有當經濟實質性改善確定出現后,銀行股的第二次超額收益才會開啟。他認為,基于港股銀行賽道目前較低的估值,穩增長政策帶來的潛在利好,以及經濟復蘇的預期,港股銀行在當前階段值得關注。”
3月份,代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港股通新經濟指數迎來了調整。對此,很多機構對港股的新經濟、信息科技未來的機會表示樂觀。根據Wind數據,信息技術在近期南向資金偏好中排在首位。
嘉實基金基金經理劉珈吟在“港股季”上表示,對港股新經濟指數的未來保有樂觀態度。
“核心優質行業一般擁有以下特質:1.業績有高度增長潛力;2.產業是朝陽行業,代表著未來發展方向;3.符合國家政策,有政策支持和事件驅動,目前相對估值和價格較低;4.國內外主流機構認可。長期來看,中國市場的配置吸引力全球排名靠前,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中,很多優質的標的都在港股新經濟指數里。”
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3月8日,SEC將五家中國ADR放入“臨時退市清單”,強烈沖擊著市場情緒。
對此,一些投資者擔心,港股新經濟指數中的很多標的是科技股,是否會受到中概股的影響。劉珈吟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并不是影響漲跌幅的直接原因,中概股列入名單也不代表著談判破裂。長期看,對結果持樂觀態度。“一方面中國監管層的態度很積極,監管有動力去積極協調。另一方面,3年的時間窗口足夠長,我們認為最終達成某種折中妥協處理的概率很高。”
3、資產配置長期價值凸顯
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逐漸融合,展望未來,港股作為資產配置的價值將會逐漸凸顯。
工銀瑞信基金經理單文在“港股季”活動中表示,長期而言,看好資金配置港股的大趨勢。一是中概股回歸,港股或將成為新經濟的主戰場,配置價值和稀缺性凸顯;二是恒生指數改革,強化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的代表性和可投性;三是中長期來看,內地居民、公募基金等資金配置港股資產的比例將持續提高。
不過,也有部分機構認為,港股流動性的缺失和大波動的特點,需要更確定的產業趨勢及較長時間的業績釋放趨勢才能判斷,當前持謹慎態度。同時,機構也提醒投資者,港股除了波動性大之外,還涉及復雜的匯率因素影響,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
文章來源:雪球公司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