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央媽宣布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4月16日,上海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指引提出五大方面21條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其中,上汽集團4月18日將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等藥相關產業壓力有望得到緩解。
近日,中國結算官網數據顯示,市場3月新增投資者數量超200萬,達230.20萬,環比增63%。去年4月以來,沒有單月新增投資者數量超過200萬的。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每年的3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數量都是一個階段性的高點。
從政策和消息來看,都偏向于利好,但市場為什么為何在今日開盤還是出現大幅低開和走低呢?
筆者認為,首先,對于降準市場早有預期,市場預期降準是在0.5%,但本次僅為0.25%,按照以往歷史的規律,一般降準都在0.5%,所以整體還是不及預期,這從上周五降準后,a50的表現就能夠看出。
昨天A股市場能夠迎來大漲,除了大金融的助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降準預期的進一步提振以及重磅會議所提到的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接下來可能的落地。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一周左右降準落地的概率較大,市場預期是今天會降準,結果并沒有等到,但筆者認為,降準或許會遲到,但并不會缺席。
而相對于上海復工復產這一消息來看,筆者認為,上海的疫情雖說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但從上汽集團發布的復產公布來看,對于相關產業鏈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信心提振。由此也能夠說明經濟恢復還是排在第一位,也由此可見最終疫情控制只是時間問題,拐點的到來或許也是指日可待。
再來看一下,3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約230萬。與歷史過往數據相比,單月新增超過230萬的僅有少數幾個月。2021年3月,新增投資者約248萬;2017年3月,新增投資者約233萬;也由此可見,市場在持續經歷了長時間的下挫和反復過后,目前場外投資者普遍認為整體的投資機會已經到來。
今天A股市早盤一度出現較大幅度的低開,滬指盤中下挫最高超1%,創業板盤中下挫最高逾2%,不過10點后,市場出現一度的回升,滬指最高接近翻紅,隨后在平盤線下方進行震蕩反復,創業板指快速拉升翻紅,盤中最高上漲超1%,滬指受大金融板塊的集體熄火下挫拖累,今日表現較弱。
再看下今日大金融的表現,早盤大金融三大板塊:券商、保險、銀行均出現低開,隨后出現一波快速跳水走勢,盤中券商指數和保險指數下挫最高逾3%,銀行指數盤中下挫最高超2.5%,降準一般情況下是利好銀行板塊,但由于上周已經走過一波所以本次還是受到拖累,各大金融板塊的集體熄火下挫,不但拖累了指數,還一度制約了市場的反彈。這也是今天滬指最終都不能翻紅的“罪魁禍首”!
個股方面,早盤開盤期間是慘不忍睹,但在10點過后,各大板塊都出現反彈,截止午后,個股呈現漲多跌少格局,還算對得起周末的利好。而對于降準市場能否上漲,筆者在上周五的文章中就提到過了,單“降準”股市也未必就一定會漲,降準只是維護市場的一種手段,也是央媽釋放流動性的一種方式。而單純的降準對市場沒有過多的實質性意義,但其背后所代表的:貨幣寬松的延續以及政策的支撐和提振意義重大。對于筆者而言,降準是接下來穩增長的一個重要信號,對于當前還是持續低迷的股市來說,信心的進一步提振和重要的政策方向指引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投資者都在說市場持續的縮量,維持萬億大關之下,是缺錢,但筆者認為,目前的市場表面看著是缺錢,真正的是缺少信心而已,所以市場最終能否真正的雄起,除了看大金融的表現和量能的釋放之外,就是看信心何時恢復和回歸!
如果把A股比作一輛火車,那大金融必然是市場核心的發動機,而量能一定是燃料,各大板塊就是一節節車箱,而個股以及股民就是每個車箱中的乘客。不管是核心的發動機還是燃料出現問題,火車必然跑不快,而相對的,各節車箱如果出現問題,同樣也會拖累整輛火車的速度!現在的市場是核心發動機和燃料出現不足,市場必然走不快,甚至有時候會停下休整,從而給各節車箱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相信,接下來上層一定會修好核心發動力,也一定會提供更優質的燃料到來,火車最終也一定能夠再次順利起航,最終一定能夠快速的前行,如期駛向目的的!
成功絕非偶然,一定屬于必然。因為成功者經歷了別人所不曾付出的耐心和煎熬。對于股市,筆者早已提到過,股市的未來是光明的,只是過程較為曲折。而你所付出的耐心和經歷的煎熬,總有一天,會得到市場的獎勵!
目前市場雖說還在反復和磨盤階段,但相對的目前有非常明顯的政策托底,所以相對的下方也具備了很強的支撐,接下來,又將面臨國內重磅會議:月底的政z局會議,預計此會議會對后續經濟政策的作出定調。而在國內進一步推出信心提振的政策或者說市場信心還未完全回歸之前,反復磨底行情仍將繼續。
板塊方面,2022年重點關注:新老基建、新能源(風電、光伏、水電、核電、鋰電池等)、電力設備、國防軍工、大數據等信息安全板塊。
風險提示:股市投資,技術是基礎,消息是重點,政策是方向,心態是關鍵;股市投資需要一顆平常心!只有擁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盤高位時不盲目看高而多一分警惕,在大盤大跌時多一分理性,主動持股和積極介入,在個股盤整時多一分耐心主動堅守。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