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李肖
4月20日晚,無錫上市公司上機數控(603185)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就在兩周前,上機數控24.7億元可轉債剛于4月6日上市,當晚另一則公告顯示,截至去年末,公司仍有6億多的理財在銀行賬戶放著。
短時間內大量募資,且動輒數十億,上機數控“搞錢”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公司股吧當中,有投資者忍不住吐槽:“真是缺錢就找市場要”。
兩年前的上機數控還是資本市場邊緣角色,股價徘徊在30元,后受光伏行業整體行情帶動,公司股價如竄天猴一般最高沖到了350元,但明星股沒做多久,近半年來股價一路暴跌,從近千億直滑落到370多億,而4月21日公司開盤后不久就直奔跌停,收于121.89元。
84億資金缺口找誰要?
雖然大牛股的位置沒坐多久,但上機數控舉手投足卻“闊氣”的很。
3月8日,上機數控發布公告,公司向股東和社會公眾發行可轉債2470萬張,期限為6年,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24.47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
4月20日晚,公司再度發布重磅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本次定增所有發行對象合計不超過35名,目前尚未公布認購機構。
公司在定增預案中稱,在光伏行業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公司向上游延伸布局硅料環節,可以有效解決公司高效單晶硅片產能擴張的隱憂,增強公司運營的抗風險能力,有效提升公司生產、研發、管理等資源的利用效率。
先是24.7億,再是60億,前后加起來84億的資金缺口令人咋舌,要知道,兩年前的上機數控總市值不過70億。
2020年,上機數控歸母凈利潤為5.31億元,2021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8.59億元,兩年來賺的錢也還不足可轉債的募資金額。
對于上市公司頻繁募集資金,許多投資者在公司股吧中表達了不滿,也有投資者甚至對于公司近年大舉布局硅料領域的行為做出了“定增產能過剩”的個人判斷。
實際上,上機數控在2021年2月剛完成一筆近30億元定增,用于年產8GW單晶硅拉晶生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格為131元/股,主要參與機構有睿遠基金、海富通基金、財通基金、鴻商資本和幾位原有股東等。
距離30定增結束剛過一年,上機數控再次先發可轉債、再推60億定增,公司資金饑渴程度可見一斑。
6億多理財仍躺在銀行
上機數控這樣“連軸轉”式募資,是因為公司窮的叮當響了嗎?并不是。
4月20日當晚,公司發布了前次募集資金使用報告,公司2019年-2021年年末的理財記錄被悉數公開。
在這期間,公司累計進行了66.79億元的投資,共實現投資收益5256.66萬元,截至2021年末,仍有6.54億的投資在銀行賬戶中。
到了2022年,公司的“理財大業”也沒擱置,先后于今年2月7日、3月22日、3月24日、3月28日發布了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進展公告。
其中,在3月23日的這份公告中,公司共向四家銀行分支行進行理財委托,金額高達8億元。
理財動不動就是幾個億的買,也難怪上機數控募資的手筆也那么大氣,畢竟人家是見過大錢的,只是,拿著募資而來的錢頻繁買理財,這樣真的好嗎?
硅料產能過剩成隱患
實際上,上機數控最近“搞錢”節奏加快,背后的原因是有跡可循的。
2月24日晚,上機數控公告稱,將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預計總投資118億元。
隨后,公司還同步公告了硅片擴張計劃,擬發行可轉債募資24.7億元用于購置安裝滿足年產10GW單晶硅片產能所需的單晶爐、切片機及配套設備。而10GW單晶硅片總投資達到35億元。
深水財經社認為,上機數控此次推出60億定增項目,或許正是上述投資計劃中的關鍵一步。
公司公告稱,近年來光伏市場持續、高速的發展,單晶硅取代多晶硅趨勢的明確,光伏產業鏈企業紛紛布局單晶硅拉晶生產領域,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據了解,上機數控自2019年布局單晶硅業務,在單晶硅產品制造環節的持續投入,試圖構建“高端裝備+核心材料”協同發展的業務模式,并通過向上游延伸布局硅料環節,解決公司高效單晶硅片產能擴張的隱憂,強化競爭優勢,目的是打開全新增長空間。
但目前來看,上機數控作為硅料新玩家,大舉擴張的同時也有不少風險在前方,浙商證券研報指出,硅料行業大幅擴產獲獎導致競爭格局惡化、此外,根據各大廠商公告的產能擴充計劃,產量實際狀況,有專家測算2023年,硅片產量或將超過500GW,而組件的需求難以超過350GW,上游產能過程情況進一步加重,這對上機數控來說,并不是好消息。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