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解讀】
昨日市場延續黑周四,盤面持續萎靡的走勢使得場內積壓了較多的恐慌情緒,這種“腐肉”是必然要被割去的,同樣割去的過程也是很痛苦的。不破不立,前期的恐慌盤不釋放充分,指數就很難走出有效修復,所以這種情緒宣泄不一定是壞事,無需過度悲觀。
盤面上,午后券商異動,金融板塊在央行領導的喊話下應聲而起,雖然未能成功拉動盤面,但是已經表現出金融的護盤意愿,后期指數反轉的時候也少不了金融的支持,由此建議持續關注。其次是消費,消費包含領域較廣,近期常有表現,從全球糧食危機和通脹壓力看,農業等有望成為炒作熱點;而從疫情復蘇補庫存角度看,商超等概念也可適當關注。
技術面上,滬指這波回踩使其逼近前期3023點小低點,接下來在3000-3023點這個低位小區間內存在一定技術支撐,所以近期不排除有技術性抵抗反彈的可能。但是當前市場操作難度較大,從風險防御角度看,并不建議盲目搶反彈,手中的個股反而可以逢高減倉,控制倉位在3成以下。
策略上,雖然指數和個股齊跌,還出現了少見的全市場4%的跌幅中位數,但是理性的說,我們并不認為當前需要過度恐慌。市場連續下挫后已經具備反彈的技術需求,下方還有政策底支撐,而且北向資金昨日逆市流入釋放積極信號,政策面也不斷有提振信心的消息,綜合來看,修復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市場厚積薄發,耐心等待企穩信號即可。
【消息面】
證監會召開機構投資者座談會。
會議提出,養老金、銀行保險機構和各類資管機構是投資者中的專業機構代表,也是資本市場最為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從戰略規劃上重視權益投資,不斷加強投研能力建設;應著眼長遠,實施長周期考核,促進強化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通過行使投票權、質詢權、建議權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重視培育新股發行定價能力,發揮專業買方作用;充分發揮長期資金可以克服市場短期波動的優勢,用好用足權益投資額度,進一步擴大權益投資比例,提升長期收益水平。
【短線熱點】
工信部、發改委發布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化纖產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穩定。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高性能纖維研發制造能力滿足國家戰略需求。
據媒體報道,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線上貸款近日落地青島。此次數字人民幣融資場景的試點應用,是數字人民幣首次在金融機構個人和對公融資場景中的閉環應用,有力提升了數字人民幣普惠性和可得性。
【歐美股市】
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1.56%,報34678.35點;納斯達克指數跌1.54%,報14220.52點;標普500指數跌1.57%,報4530.41點。
歐洲時間周四,歐股主要指數集體下跌,截止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報收于7515.68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3.07點,跌幅為0.83%;法國CAC40指數報收于6659.87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81.72點,跌幅為1.21%;德國DAX30指數報收于14414.75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91.30點,跌幅為1.31%。
(本信息來源于百瑞贏證券研究部謝紅娟,執業編號:A0840618110003,此信息僅供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