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在延期20多天后,世茂股份發布了2021年年報。
2021年世茂股份實現營收193.92億元。從業務板塊來看,房地產銷售收入依然是營收主力,期間達到173.16億元,占比近93%,其中商業地產銷售收入93.22億元,住宅銷售收入79.94億元。
此外,租賃和物管收入13.86億元,細分到房地產租賃、物業管理、酒店服務業務分別為8.63億元、5.23億元和1.99億元。不同于銷售業務的下滑,世茂股份租賃和物管業務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房地產租賃營收同比增長25.66%,物業管理和酒店服務收入上升13.19%和3.18%。
從盈利能力來看,報告期內世茂股份毛利70.98億元,雖較去年下降7.5%,但36.6%的毛利率依然處于行業高位,凈利潤21.35億元,對應凈利率11%,歸母凈利9.61億元。
銷售方面,2021年世茂股份實現銷售額288億元,其中上半年公司銷售勢頭良好,取得166億元的合約銷售額,同比增長達77%,下半年受政策調控和市場急速下行僅實現銷售簽約12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降31%。
投射到區域上,杭甬和城區城市群依然是世茂股份的業績重鎮,去年這兩個區域銷售額均超70億元,占據公司業績近一半。288億元的銷售額里,二線及以上城市的產值貢獻超8成。
對照“三道紅線”來看,截至去年底,世茂股份在手貨幣資金88.91億元,同比下降38.06%,其中非受限現金85.54億元,現金短債比0.54,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3.27%,凈負債率60.42%。
這一現金短債比也讓市場關注世茂股份的流動性。
實際上,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房地產銷售驟然遇冷,融資端口幾近枯竭,資金鏈的緊張前所未有,流動性承壓是地產行業正在面臨的困境。
年報里,世茂股份也花了較大篇幅來介紹公司當前的流動性情況,不同于部分房企的“粉飾”,世茂股份在字里行間顯得頗為坦誠。
截至去年底,公司在手貨幣資金為88.91億元,其中受限資金3.36億元,商品房銷售監管資金63.69億元。
與此同時,世茂股份尚有376.3億元的有息負債待償,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148.73億元,遠大于貨幣資金。不僅如此,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銷售額2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降59%。
基于此,世茂股份坦言目前面臨流動性風險,但其并沒有“躺平”,而是據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到期債務的資金需求。
首先通過銷售回款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對于已預售項目,多方支持項目按計劃實施進度施工,全力保交付;此外還將加大銷售推廣力度,將去化率作為關鍵考核指標,爭取更多銷售回款。
同時控制支出,積極與金融機構和債權人協商,通過借舊還新、展期還款等方式,延緩資金需求;處置部分非核心資產,暫緩大額投資性支出。
公司還將提高管理效率,壓縮或延緩現金性成本費用支出。這在年報中已有體現。2021年,世茂股份的營業成本為122.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2.39%。
巨變之下,市場也高度關注行業走向。
世茂股份認為,地產依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其也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盡管逆周期修復政策頻出,但過去兩年組合調控的余波仍對市場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周期復蘇效果不及預期風險。
在此背景下,世茂股份對今年公司運營給出了具體指引。
房開業務方面其設定的目標顯得較為保守,考慮到疫情、市場等方面因素,全年計劃實現合約銷售額130億元,去化率為45%,以此計算,全年推貨量近290億元。
商業板塊,世茂股份計劃全年實現租賃收入14.2億元,這也意味著相較今年有所提升。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世茂股份在年報里給出了具體方案:根據項目經營狀態分類,優質商業項目和進入穩定經營起的寫字樓項目,通過精細化管理和高品質服務,使全年空置率維持在5%以下;受市場環境經營出現波動的項目,則將優化品牌組合和租戶結構,通過調整和淘汰低坪效、低貢獻的租戶,使得出租率提升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