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冰火
4月25日晚間,江蘇國信(002608)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擬斥資最高5億增持江蘇新能(603693)股票的議案,公司稱,增持江蘇新能股票可以提高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不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的正常開展,有利于公司打造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為公司和股東創造更好的收益。
此前由于受制于與同城“兄弟”之間的同業競爭關系,江蘇國信在新能源領域一直未有涉足。去年12月份控股股東國信集團變更同業競爭承諾后,為江蘇國信參股新能源項目松綁。
2021年底,江蘇國信首批新能源項目落地,“雙碳”轉型實現零突破。此次增持江蘇新能,將進一步拓展江蘇國信收入來源,趕上新能源產業風口。
01
擬最高5億增持“同門兄弟”
江蘇國信公告顯示,擬用自有資金2.5億元~5億元,不設定價格區間,通過競價系統、大宗交易系統、協議轉讓等方式增持江蘇新能股票。
對于增持的目的,江蘇國信表示,基于對江蘇新能內在價值的認可,增持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維護股價穩定,更體現公司轉型發展新能的決心。
資料顯示,江蘇國信與江蘇新能的注冊地均在南京,均為國信集團控股子公司,最終實控人皆為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新能與實控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圖
來源:江蘇新能 2021 年年度報告
不過在主營業務方面兩家公司各有側重,其中江蘇新能的主營業務是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而江蘇國信主要是火力發電和金融業務。
江蘇國信一直以來都是以“能源+金融”作為兩大主業協同發展,經營業績實現多年穩定增長。
但是近兩年煤炭價格的暴漲讓傳統火力發電企業不堪重負,很多企業發電業務去年都出現大幅虧損。
為了擺脫發電業務的業績波動,江蘇國信也一直在努力拓展新的利潤來源,而新能源成為公司新的投資方向。
02
新能源投資障礙掃除
在碳中和的遠景目標推動下,清潔能源的占比將持續上升。如果說此前火電是電力供應的主體,新能源作為補充,那么未來二者的“角色”將會逆轉。
4月20日,國家電網副總經理龐驍剛在“能源融合發展,共建綠色世界”論壇上表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正在加快,這給電力行業帶來巨大變化。比如國家電網,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的裝機量從2015年的12%已提升到29%,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的裝機量將超過火電,成為第一能源。
金融小強梳理發現,不少傳統的火力發電企業已開始行動起來,如華能國際、豫能控股等左手“新能源”,右手“舊能源”共同發力,并將重心逐步向新能源轉移,“煤電+風光多能互補基地”已成為一種新趨勢。
為了掃除江蘇國信投資新能源領域的障礙,國信集團在去年12月變更了原先承諾為“國信集團將促使公司所控制的其他企業不會以任何方式控制同江蘇新能及其下屬全資、控股子公司構成同業競爭的任何經濟實體”。
也就是說,以前江蘇國信完全不能參與新能源項目投資,而變更承諾后,江蘇國信就可以以參股形式投資新能源項目,這將有助江蘇國信實現“雙碳”轉型的目標,也有利于兩家同城“兄弟”上市平臺協同發展,壯大集團新能源業務。
據江蘇新能披露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57億,同比增長20.04%;實現凈利潤3.07億,同比增長99.59%。公司整體業績表現較為優異,有望未來能為江蘇國信帶來較為可觀的投資收益。
03
加碼清潔能源與儲能業務
事實上,去年新能源投資一松綁以來,江蘇國信與江蘇新能的合作立刻上馬。
去年12月29日,江蘇國信控股子公司國信揚電擬以49%的出資比例與江蘇新能合資成立昊揚新能,另一家控股子公司蘇晉能源擬以34%的出資比例與江蘇新能共同投資成立朔州新能。
這也是兩家同門兄弟的首批新能源合作項目,也是江蘇國信參與新能源業務的第一步。
據公司披露數據,江蘇國信目前已投產機組的裝機容量為1443.7萬千瓦,是江蘇省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之一,另外,公司投資的射陽港電廠1臺100萬千瓦煤電機組已開工建設,濱海港2臺100萬千瓦煤電機組已取得路條,核準文件待批復。
公司表示,公司未來新增機組以環保低碳高效為基礎,根據江蘇省用能需求、能源布局等情況積極爭取擴大清潔能源占比。
為了充分利用自身火力發電規模優勢,公司從去年開始開發儲能、碳交易等業務。
據公司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顯示,目前公司已在存量的傳統火電機組上進行儲能項目改造,比如江蘇國信靖江發電有限公司的熔融鹽項目,該項目能幫助機組進行深度調峰調頻,預計能夠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若項目成功,將在公司內進行推廣。
而在今年2月份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江蘇國信還透露了碳交易業務的進展。公司表示,碳交易將是巨大市場,公司正在考慮用信托等方式實現對碳交易市場的開拓,更好的實現產融結合。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江蘇國信表示,公司正在加快向建立自身能源產業優勢、打造綜合能源供應商、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方向轉變,通過規劃和拓展,增加清潔能源和儲能的比重,建設貫通發電、售電、供熱、檢修、煤炭、港口物流等產業鏈的能源“一張網”。
(江蘇金融圈授權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