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冰火
今年以來,新能源產業在政策、資本的加持下發展得如火如荼,整個鏈條上的各類企業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相關資料圖)
被券商稱為“硅片黑馬”的雙良節能今年以來已簽訂2200億元訂單鎖定超80萬噸硅料,2021年至今硅片銷售訂單也已超900億元,正是由于前期積累的海量訂單助力了雙良節能業績集中爆發,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翻5倍多。
01
凈利潤三季度翻5倍多
10月13日晚間,地處江蘇省江陰市的雙良節能一口氣發布了15份公告,包括《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公開發行可轉債預案》和《全資子公司簽訂重大采購合同》等。
據三季報披露,雙良節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7.45億元,同比增長285.69%;實現歸母凈利潤8.3億元,同比增長368.83%。兩項指標均創下公司歷史新高。
第三季度業績單季度業績也集中爆發,實現歸母凈利潤4.77億元,同比暴增539.28%;實現營收44.49億元,同比增長337.03%。
來源:雙良節能三季報
雙良節能近10年以來三季度報營收與凈利潤變動情況
對于營收的快速提升,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主要系“雙碳”政策推動,多晶硅設備和單晶硅片銷售增長所致。
同日,雙良節能還披露了公司將發行不超過26億元的可轉債方案,公司將投入18.6億元到40GW單晶硅二期項目(20GW),更好的為包頭硅片項目的生產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中航證券研報認為,此前公司已完成定增募資用于40GW單晶硅一期項目(20GW)的建設。對比一期20GW的總投資規模(約70億元),本次二期項目(20GW)的投資預算金額降低約11%,表明公司通過一期項目的籌備及建設積累了良好的經驗,對成本費用的管控更加精密,從而減少了投資成本。一期項目的建設經驗也有望幫助公司更快更好地完成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加速公司單晶硅產能的落地。
02
年內砸2200億鎖定80萬噸硅料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硅料是硅片廠商出貨的關鍵,雙良節能下游訂單不斷,向上游采購也毫不含糊。
同日,雙良節能還發布了另一則大消息,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于9月30日與大全能源、內蒙古大全簽訂了《多晶硅采購供應合同》,約定2022年至2027年向后者采購多晶硅料15.53萬噸,按PV 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價30.30萬元/噸(含稅)測算,預計采購金額約470.5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今年以來,雙良節能陸續簽訂的第五份硅料采購長單,公司分別與通威股份、新特能源、東方希望、大全能源達成合作,在未來的5-8年內,上述幾家硅料生產公司將向雙良節能供應硅料79.65萬噸,預計采購金總金額達到2272億元。
那么,公司“豪氣”采購的底氣何在?
雙良節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于2021年開始布局大尺寸單晶硅片業務,隨著項目建設推進順利,公司在2022年底將具備40GW+產能的投產條件,在手訂單充足。
中航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公司已取得了愛旭、通威、天合光能、阿特斯、東方日升、正泰、華晟等眾多光伏頭部企業的硅片訂單。目前公司已簽訂超100億片的硅片訂單和超4萬噸的單晶方棒/方旋訂單,若按照簽訂時的硅片價格計算單晶硅片長單金額合計超900億元。
對于采購與銷售訂單之間的龐大空缺如何消化,財聯社援引雙良節能公司人士表示,在硅料依然整體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公司目前將保障原材料的供應視作重點。并且采購訂單的金額不會一次性付出,公司將每個月都重新簽訂月度訂單,而月度訂單主要采取鎖價、不鎖量的方式,“無論未來硅料是漲價或降價,至少保障量的供應,同時也是對未來的儲備。”
03
市值年內逆勢大漲70%
上游巨資鎖定硅料,下游訂單充足,雙良節能未來業績持續高增長或“高枕無憂”,與此同時,公司市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截至10月14日收盤,雙良節能上漲3.17%,最新市值322.7億元,年內逆勢大漲71.47%,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15.60%。
雙良節能近兩年股價走勢日K線圖
在三季報披露后,國聯證券和中航證券立馬對雙良節能發布研報,均維持“買入”評級。
中航證券研報指出,雙良節能硅片、組件也有望協同共振,進一步推動硅片業務的銷售,幫助公司在光伏產業鏈最大化收益。國聯證券給予公司23年PE為19倍,對應目標價23.75元,相較于最新收盤價17.25元,還有近40%上升空間。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