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有人愁,前兩天Meta Platforms公布財報后,股價盤后大漲20%,收盤時已經較前期調整低點上漲一倍以上,實現了股票價格的“困境反轉”。隨著美股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的密集披露,蘋果等科技明星股也紛紛披露最新的財報數據。
這一次,輪到了蘋果公司披露財報業績,但從盤后股價的表現來看,蘋果股價跌幅超過3%,一度跌幅超過5%,可見資本對這一份財報的態度比較悲觀,或認為財報數據達不到市場預期。
(相關資料圖)
先看看最新財報蘋果的營收與凈利潤表現,罕見出現了雙降的跡象。也就是說,蘋果2023第一財季的營收同比下降5.48%、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3.38%。
對照近幾年的財報數據,營收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還是出現在2019年3月。這一次的季度降幅是創出了2016年9月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水平。凈利潤同比增速方面,本財季蘋果凈利潤同比降幅為13.38%,上一次出現凈利潤同比降幅的是2022年Q3,但這一次的同比降幅大于上一次。
再看看細分產品或業務的數據表現。
作為蘋果的核心產品iPhone,本財季的收入同比下降8.17%。Mac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8.66%。不過,iPad和服務收入卻逆勢增長,iPad還出現了29.66%的同比增長幅度,這幾塊收入的同比增長也從一定程度上抵消了iPhone和Mac的同比降幅壓力。
作為全球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蘋果在客戶資源與產品競爭力方面,還是具有很強的優勢。不過,作為消費電子巨頭的蘋果,尚且出現了營收與凈利潤同比雙降的現象,也反映出全球市場的消費信心不足,全球經濟的發展局面并不是很景氣。作為消費龍頭企業,也是經濟發展冷暖的晴雨表,一旦經濟開始回暖,這類龍頭企業的數據也會率先回升。
即使蘋果的財報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但這份財報數據的背后,也有一些積極的因素。例如,我們需要考慮到匯率波動的影響,此次蘋果財報受到了匯率波動的影響壓力,如果之后匯率趨于平穩,那么對蘋果財報的影響也會傾向于積極。另外,即使2022年的銷售壓力不小,但蘋果的毛利率依然高達42.96%,說明了蘋果產品的競爭力依然很強,潛在的盈利能力依然非常強勁。
除此以外,從活躍設備數量的變化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蘋果活躍設備數量不跌反升,說明了消費者對蘋果設備的依賴度更高了,產品對用戶的黏性更強了,這是產品具有很好競爭力的體現。
截至目前,蘋果TTM市盈率23.93倍,這個市盈率放在近十年的估值百分比中,分位值依然達到76.97,意味著現在的估值比大多數時間的估值要高。同時,從市銷率、市現率等數據分析,其對應的分位值也是在75%以上,意味著目前市場對蘋果的估值定價比較穩定,并給予良好的預期。但是,從估值的情況來看,目前的投資性價比不是很高,股價正處于合理估值范圍波動。
影響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一要看相應的估值是否合理,二要看公司的分紅與回購力度,是否給予投資者足夠的回報預期,三要看未來盈利的增長空間。
在實際情況下,如果公司估值比較高,可以通過盈利增速來彌補高估值的壓力。如果公司的估值與盈利增長能力沒有太高的性價比,那么就通過大力度分紅或回購注銷來彌補。就目前來看,蘋果公司更像是后者,大力度分紅與回購注銷提升了公司的投資吸引力,一旦盈利增速開始得到恢復,那么市場自然會提供更好的估值溢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