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和股市
(相關資料圖)
上周我們提示人民幣貶值風險,當時我們還很疑惑,為何在美元指數沒有上漲的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大幅貶值。后面晚上美國公布1月份PCE數據,我們才后知后覺可能是資金在離岸市場提前有動作了。
具體來看,上周五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公布美國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4%,環比上漲0.6%;撇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1月核心PCE同比上漲4.7%,環比上漲0.6%。
節后美國1月份非農就業數據、CPI、PPI、PCE等一系列數據大超預期,讓市場開始真正認識到美國通脹很難快速回落,美聯儲將繼續加息,市場開始定價6月份繼續加息25BP,甚至不排除3月份直接加息50BP。
數據公布后,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飆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逼近4%,美元指數升破105,離岸人民幣匯率逼近7關口。
美元指數波動背后反映的全球流動性預期決定了新興市場股市走強,可以看到,美元指數和恒生指數呈現明顯的反向關系,去年以來尤為明顯。去年10月底美元見頂回落,港股見底反彈,恒生科技指數領漲全球,而今年2月份以來,美元指數觸底反彈,恒生科技指數也同步回落,領跌全球。
我們認為A股、港股的核心矛盾是相同的,都是國內經濟復蘇和美聯儲加息,但港股是離岸市場,外資定價能力更強,所以港股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更大,而A股受國內經濟復蘇影響更大,這也是2月份以來港股跌幅遠比A股跌幅要大的原因。
受周五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大幅貶值影響,周末市場情緒非常悲觀,看空情緒很是濃重。這是因為大家只看到了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強化,而沒有看到國內經濟復蘇。
我們簡單梳理下近期的高頻數據:春節過后地鐵客運量大幅回升,樣本城市客運量連續多日超過 2022 年全年最大值。民航出行方面,國內航班的執飛數量已接近去年最高水平,春運期間平均票價較去年明顯增加。貨運物流方面,春節過后整車貨運恢復態勢強勁。春節之后,樣本酒店整體入住率和 RevPAR 已超過 2019 年同期水平。
再來說市場最關心的地產,截至2 月 17 日,中信證券研究部地產組跟蹤的 42 個新房樣本城市累積網簽 21.6 萬套,同比下降 20.9%,14 個二手房樣本城市累積網簽 8.8 萬套,同比增長 27.0%,新房及二手房的表現均較 2022 年全年(分別下降 30.4%和 9.9%)有顯著改善
月底流動性偏緊
本來月底流動性就比較緊張,再加上繳稅高峰期以及本周有接近1.5萬億逆回購到期,今天市場流動性吃緊,交易所逆回購利率飆升。
具體來看,周一到周五,逆回購到期規模分別為2700億、1500億、3000億、3000億和4700億元,共計14900億元。
今天有27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進行336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實現凈投放660億元。雖然央行凈投放了660億流動性,但今天交易所逆回購利率還是大幅攀升。上交所GC001觸及5.4%,深交所R-001利率觸及5.33%。
市場
市場流動性吃緊、利率攀升,對股市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小票題材炒作來說是利空,今天ChatGPT板塊再次暴跌,我們之前多次提示退潮風險,這里就不多加贅述了。
具體來看,截止收盤,上證指數跌幅為0.28%,創業板指跌幅為0.79%。兩市成交額縮量至0.75萬億,北向資金小幅凈賣出19.19億。首先7000多億的成交額說明市場情緒接近冰點了,再者雖然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外資拋售幅度有限,說明外資也有惜售情緒。
分行業來看,食品飲料、煤炭、基礎化工、紡織服飾、通信五大行業上漲,傳媒、電子、計算機、建筑材料、家用電器等行業領跌。
我們認為,分析A股、港股一定要抓住兩大核心矛盾-國內經濟復蘇和美聯儲加息預期,這兩者會在人民幣匯率中體現出現出來。如果這兩者都往樂觀的方向發展,那A股牛市可期;如果這兩者一好一壞,市場會偏向震蕩,輪動為主,2月份就是這樣。
當前國內經濟還是穩步復蘇中,后續金三銀四預計會延續復蘇態勢。剩下就看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否會突破4,人民幣匯率是否會跌破7,這兩者要看接下來的美國就業、通脹數據。
總體來說,我們對A股偏樂觀,經濟復蘇疊加流動性寬松,震蕩市起碼可以維持,剩下就是關注美聯儲加息以及地緣博弈這兩大風險。
行業來看,我們認同中金的觀點,價值方向的地產鏈+消費,成長風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價值、成長輪動,目前成長方向有些過熱,需要充分回調。
風險提示: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需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