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A股首批10家主板注冊制公司集體上市,這標志著A股市場正式買入全面注冊制時代,而對于有著牛市“旗手”之稱的券商板塊來說意味著券商行業發行承銷收入有望提升。
市場情緒逐步回暖
即將進入4月一季報密集披露期,近期多家機構陸續發布一季報業績前瞻報告,整體看來對券商業績回暖普遍持樂觀態度。天風證券預測,證券業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凈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75%。另外,在人工智能發展的帶動下,市場活躍度逐步增強,兩市成交量總體上升。
政策利好 邊際改善
中證金融正式宣布下調證券公司轉融通保證金比例,資信優質的公司保證金由20%下調至5%,資信良好的公司由20%下調至10%,其他公司由25%下調至15%。中證金融預計,保證金比例下調后,將釋放券商資金約300億元。對于證券行業來說,無疑是“降準”般的利好消息,有利于進一步降低證券公司轉融通業務成本,提升行業資金使用效率和保證金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水平。另外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
當前時點配置價值凸顯
盡管券商板塊在2022年業績受到一定的承壓,但隨著多重利好政策推進,多家機構認為券商板塊有望在2023年迎來修復。光大證券指出,截止到4月7日證券行業PB(LF)估值1.4X,參考歷史估值分布,目前較低位置的估值充分體現了證券板塊有限的向下空間和可預期的向上彈性,全年來看證券行業需要資本市場政策利好疊加、市場交易量持續放量、業績同比改善等催化因素。
總的來說,全面注冊制疊加轉融通保證金下調,市場流動性提升,政策環境改善,同時一季度陸續業績兌現,估值處于相對低位,長期看來配置價值凸顯。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在進行投資前請參閱相關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判斷基金是否與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