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研發!常友科技IPO:
員工72.03%沒上過大學
(資料圖片)
研發人員只有67名其中20名還是高中生
不符合10%的國家高新技術認定標準卻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已掏空:夫妻已套現1.43億現金流已枯竭慕資7.6億4億要補流救命公司
一家人控制管理混亂:一直給第一大客戶支付120萬“利息”還涉民間借貸
有粉絲說,你看看常友科技吧,這幾天就要上會了,如果過會值得申不?
凌通社向來對科技不感冒,因為一個投行的老師和我說,每次去看項目,只要對方說我們是獨立研發的科技就不看了,大部分企業的研發能力很差。凌通社花時間看了一下常友科技的IPO說明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號稱和風電這樣時髦的行業相關的公司,幾乎沒研發,更有意思的,保薦人為了幫公司湊研發的項目,硬把20為高中生列為研發成員,雖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規定沒學歷要求,但也太看不起創業板了吧,并且,即使這些高中生也是研發成員,按照公司1076名員工的數據,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3月聯合發布了修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必須有10%的人是研發成員,而連高中生在內公司的研發成員也只有67人!
除了員工,公司的治理和高管的學歷等也堪憂,一家人控制公司,董事會成員幾乎沒科技背景,董事長的香港財經學院就是一個5萬可以買到的克萊登學歷。。
更有甚者,公司竟然一直給第一大客戶的家庭支付每年120萬的利息,理由是向客戶借錢了,但公司并不是沒錢,學歷低不影響董事長夫妻的搞錢本領。雖然公司的現金流一直為負,但二人已經轉讓套現1.43億,另外募資1.32億,而現在公司現金只有1.36億,也就是說,假如是沒有這1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早就被夫妻二掏空了。
//常友科技本周上會考試
//奇葩研發:20人為高中生
//員工72.03%為高中生
//辯解說高中生有工作經驗
//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待遇
//不符合國家高新技術認定標準
認字都可以看一下文件,研究成員數量必須是不低于員工的10%,研發經費不低于3%。顯然公司都不符合。也不知道當地主管部門是怎么給的高新技術牌照!
第十一條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1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3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3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1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1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1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控制人和董事都沒科技背景
//香港財經大學是克萊登大學
//英文版網站說屬于香港財經學院集團是一個公司
//讀的就是這些東西
//證書抖動聲音清脆
//文憑自己判斷是否承認
9家私募基金等套現
//融資1.32億
//夫妻套現1.43億
//貨幣現金只有1.36億
//向第一大客戶每年輸送120萬“利息”還涉民間借貸
//現金流一直為負
募資7.6億4億用于補流和歸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