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財報披露期,投資者的關注焦點聚集在業績上。
4月21日,連鎖藥店龍頭一心堂低開低走,盤中觸及跌停板。截至午間發文,該公司股價為28.71元,總市值為171.1億元。
【資料圖】
消息上,4月20日,一心堂發布了2022年財報和2023年一季報。
數據顯示,2022年,一心堂實現營收174.3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歸屬凈利潤10.10億元,同比增長9.59%。去年,公司凈利潤增速不及營收增速,且凈利潤增速創下2017年以來首次個位數增長。
2023年一季度,一心堂實現營收44.36億元,同比增長11.02%;實現歸屬凈利潤2.395億元,同比增長33.49%。
兩個報告期的財務數據剛披露,第二天開盤股價就下挫,難道是投資者對公司業績不認可?
我們關注到,從2月下旬以來,有兩家券商機構唱多一心堂。
2月28日,財信證券給予一心堂“買入”評級,目標價為39.20-49元/股。3月21日,東方證券維持給予一心堂“買入”評級,目標價為40.20元。按券商目標價估算,一心堂或有36%以上上漲空間。
從行業看,連鎖藥店位居產業鏈中游,主要以銷售藥品為主,它的上游是醫藥供應商,下游是醫藥消費者。
未來,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的發展趨勢可能有兩點。
一是行業內部出現洗牌,頭部企業憑借較強競爭力迅速拉開差距。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連鎖藥店CR3提升至11%。但相較于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差距很大,例如美國零售藥房CR3超過80%,日本CR3達30%,國內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市場集中度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紤]到近年消費習慣變化,醫療消費者對線上形成一定依賴。接下來,哪家連鎖藥店的線上業務發展越快速,企業成長性可能會更高。截止2022年末,一心堂線上業務銷售額突破6億元,占公司當前營收比重在3%-4%之間。
從連鎖藥店自身競爭力看,主要有兩個衡量指標,一個是門店擴張情況,另一個是坪效。
先看門店數量,截至2023年一季報,一心堂合計擁有直營連鎖門店9344家。
再看同行情況,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大參林擁有門店9578家(含加盟店1727家);益豐藥房門店總數9781家,其中加盟店1753家,直營門店8028家;老百姓擁有門店10327家,其中直營門店7362家、加盟門店2965家。
坪效方面(它指的是每坪的面積可以產出多少營業額(營業額/專柜所占總坪數),是衡量商場經營效益的指標),截至2022年末,一心堂直營門店的整體日均坪效為37.37元/平方米。
再看同行情況,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老百姓直營門店日均坪效達到58元每平米。截至2022年上半年,益豐藥房日均坪效為56.56元/平方米;大參林日均坪效為75.62元/平方米。
雖然同行公司沒有更新最新的門店和坪效數據,從上述數據可粗略判斷,一心堂在門店數量和坪效上與同行有一定差距。
隨著一心堂股價跌停,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