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了4個月的ChatGPT概念,在今天迎來了第二次集體大跌,第一次是4月10日板塊整體暴跌超6%,第二次也就是今天板塊整體再次暴跌超6%,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太一樣的地方在于,與ChatGPT相關的人工智能、AI、算力、CPO、MLOps等全線大跌!
或許這一次是真的到頂了吧,畢竟已經炒了那么久了。
不過,有一家新材料的化工原料公司,在股價腰斬之后,卻因為發布了大幅增長的業績報表而暴跌,今天的市場好像跟業績毫無關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績暴漲、股價暴跌,什么邏輯?
昨日晚間,去年的大牛股瑞豐新材(300910.sz)發布了其2023年的一季報。
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瑞豐新材營收6.24億、同比增長57.46%,實現歸母凈利潤9683.70萬、同比增長87.93%,實現扣非凈利潤8817.49萬、同比增長291.14%,實現經營現金流凈額18.19萬、同比增長100.66%,加權凈資產收益率3.46%、同比增長1.1%。
(瑞豐新材2023年一季報截圖)
這份財報,除了經營現金流凈額有點太開玩笑以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過低之外,其余的營收、凈利潤等指標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特別是扣非凈利潤接近300%的增長更是相當炸裂的了。
雖然經營現金流凈額和凈資產收益率數據不太好看,但是相比去年同期也都是同比上升的,經營現金流凈額更是翻倍增長,改善明顯。
然而,市場對瑞豐新材業績的增長一點也不買賬,開盤就往死里砸!
今天早盤一開盤,瑞豐新材的股價直接低開超12%,隨后在9點35分的時候一度跌近16%,之后才開始逐漸觸底反抽收窄跌幅,但是到收盤仍跌超12%,市值較昨天跌超18億。
(瑞豐新材今天分時走勢截圖)
為什么?這是為什么?瑞豐新材的業績不是增長的嗎?
其實,單看瑞豐新材的這份財報數據以及今天的市場表現,確實很怪異,很不符合正常邏輯。
或許,只能說,可能市場之前看好它,現在又不看好它了;又或許,市場對這份接近翻倍的業績報表不滿意,還有更高的要求。
3倍大牛股,股價早已腰斬
實際上,若結合瑞豐新材過去一年的股價整體走勢以及之前公司發布的2022年的財報來看,其實市場這樣的表現又不足為奇,因為確實是市場之前把它的預期打的太高了,現在處于一個估值回歸的階段,任你業績好壞股價始終無動于衷,反而加速殺跌。
瑞豐新材這家公司乍一看并沒什么特別之處,公司業務比較專一,產品也比較單一,今年一季度超過94%的收入都來自于潤滑油添加劑產品。
這種業務結構倒是與進軍磷酸鐵鋰之前的龍蟠科技(603906.sh)很像,進軍磷酸鐵鋰之前龍蟠科技潤滑油收入占比近40%、柴油發動機尾氣處理液收入占比超33%,進軍磷酸鐵鋰之后業務結構大變,單磷酸鐵鋰業務收入占比就超過85%,這也是前兩年龍蟠科技股價大漲的主要原因。
(龍蟠科技股價走勢截圖)
不知道是不是市場把瑞豐新材當成龍蟠科技第二來炒了,去年二季度A股新能源大熱,瑞豐新材在上市1年半逼近發行價的時候,股價突然獲得神奇支撐一發不可收拾,一路非常順暢的從去年4月底最低37.86元漲到去年10月底最高168元,暴漲超340%,市值最高超過245億,目前只剩下不到134億了!
然而,自去年10月底高位之后,主要從事潤滑油添加劑的瑞豐新材股價卻已經完完全全走出了新能源概念股的樣子,去年二季度新能源大漲它跟著漲,去年10月之后新能源大跌它也跟著大跌。
(瑞豐新材股價走勢截圖)
在今天大跌之前,3月22日瑞豐新材還突然來了個20%的跌停,而這個時候公司其實正在醞釀2022年的財報,因為3月22日前的最新公告是3月20日發布的,之后就是4月7日發布的年報了。
瑞豐新材2022年財報顯示,營收30.46億、同比增長181.77%,實現歸母凈利潤5.88億、同比增長192.53%,實現扣非凈利潤5.51億、同比增長180.18%。
(瑞豐新材202年財報截圖)
有意思的很啊,業績越好股價越跌,增長幅度越大股價跌幅越大,這到底是什么邏輯?
到今天,瑞豐新材的股價已經較2022年10月的高位168元跌超49%,也就是已經腰斬了。在這個過程中,兩份業績高增長的財報反而成了股價下跌的加速器!
其實,在瑞豐新材的財報中有一個隱藏的“大BUG”,2022年公司近80%的收入都來自海外。
(瑞豐新材2022年財報截圖)
海外收入占比過大的風險無需過多解釋,與瑞豐新材業務類似的龍蟠科技在進軍磷酸鐵鋰之前的海外收入占比也只有0.11%,這種差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股東高位集體減持,套現超12億
業績很好,但股價就是跌了;股價跌了,但股東也套現了。
業績大漲股價卻持續大跌,這種不合理現象做再多解釋似乎都是蒼白的,但是一旦跟大股東的持續減持聯系起來,就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據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瑞豐新材自上市以來股東累計減持套現超12億,這些套現幾乎全部發生在去年5月之后,去年10月24日高位之后發生的套現超過7.4億,只有1次減持是發生在2021年7月的,涉及金額也只有2.4萬。
從去年5月到現在,瑞豐新材的股東套現的過程中,有幾個事情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2022年9月5日瑞豐新材公告,公司副總因“誤操作”導致出現違規減持情況,在去年9月2日以98.64元的價格減持15.71萬股,此事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并處以通報批評的處罰。
(瑞豐新材公告截圖)
第二,今年2月8日瑞豐新材公告,截至2月8日,持股5%以上股東蘇州松禾、深圳松禾已經完成清倉減持,累計套現超10.43億,其中去年3月-7月套現超9300萬、去年7月-今年2月套現超9.65億。
(瑞豐新材公告截圖)
第三,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在瑞豐新材股價去年剛從底部上漲的時候,有投資者曾在互動平臺質疑公司:“大小非減持是公司股票不漲的根源所在,公司是否與機構溝通取消減持?謝謝”。
(瑞豐新材互動平臺截圖)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至少是一個價值幾十個億的問題!
總的來看,雖然瑞豐新材的業績持續保持高增長,但是公司近8成的海外收入的確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風險點,要是公司真的有那么好,公司大股東又為何那么急著減持套現,甚至不惜清倉呢?至于這個價值幾十億的問題,是否真的來自普通散戶的提問,也是不得而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