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郭一鳴?,編輯|wjx
來源:巨豐投顧、好股票應用
觀點:5月份PMI出爐,經濟復蘇持續弱勢,市場對于增量政策的預期開始提升,不過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及全年政策前置的效果還在觀察期下,預計大規模政策刺激概率不大,更多的還是定向的刺激和提振。對于股市來說,短期預期提振疊加多重積極信號出現下,指數反彈值得期待,但多方不確定下,也不要盲目樂觀。
5月最后一日,統計局公布的PMI數據顯示,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加上4月份,PMI數據連續走低,并且回落至榮枯線下方,甚至已經跌至去年疫情期間的低位。經濟雖然復蘇,但弱勢依舊。
經歷了一季度的快速修復之后,市場重回正常的周期軌道。在需求不強下,市場修復擔憂不斷,而且數據落地也印證了這一擔憂。不過,與此同時,由于全年經濟目標的背景,市場對于增量政策的期待也開始升溫。僅從需求和預期看,政策提振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從必要性和現狀看,大規律政策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尤其是流動性保持合理以及全年政策前置還有待觀察效果之際,目前立即政策提振的全面性需求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強。不過,經濟持續弱勢下,定向性的提振或許迫在眉睫。于是,上周部分地區樓市新政策出爐、上周末重要的會議也提及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所以,定向性的政策還是值得期待,但更多的看點,或許還得等待二季度相關宏觀數據出爐之后或許更為明朗。
回到市場中,雖然經濟修復弱勢預期一度縈繞市場,抑制指數上行。但隨著經濟數據的落地,對于增量政策的期待,反而有利于短期市場的情緒的提振。疊加海外美債危機暫時解除,市場也迎來短期的止跌回升,一旦匯率波動減緩,指數繼續回升概率較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指數回升的周期和力度,或取決于市場的預期差。
一方面,此前影響市場的國內外宏觀因素都在減弱,但市場也擔憂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暫緩而更多危機正在靠近等,而且國內增量政策的預期如何,也需要時間的驗證;另一方面,市場回升的強度。目前A股估值重回相對低位,成交也逐步萎縮或小幅放量,成交回升的力度和市場情緒的提升高度的預期,可能也是影響市場階段走勢的核心。
因此,相比于5月底以來的調整,隨著6月市場積極信號的釋放,我們對市場并不悲觀,但也不盲目樂觀。海內外宏觀影響放緩下,市場反彈可期,但多方擔憂依舊下,對于反彈的高度和持續性可能要降低預期。所以,暫時還是以反彈對待,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國內政策的提振以及海外因素的抑制的預期,或是影響市場后期走勢的關鍵。
作者:郭一鳴?執業證書:A068061212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