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安存在客戶集中度高的情況,第一大客戶三星電子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暴跌96%,或許將會對江蘇新安的業績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在IPO申報前12個月,江蘇新安引入多位新股東,公司實控人“一家三口”掌控公司73.54%的股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江蘇新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新安)在上交所主板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目前已獲受理。
據悉,江蘇新安此次沖刺IPO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20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5%。預計募集資金8.14億元,其中4.99億元用于高端智能控制器生產建設項目、1.14億元用于智能控制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01億元用于高精密多層電路板技改項目以及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查詢招股書發現,江蘇新安存在客戶集中度高的情況,第一大客戶三星電子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暴跌96%,或許將會對江蘇新安的業績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在IPO申報前12個月,江蘇新安引入多位新股東,公司實控人“一家三口”掌控公司73.54%的股權。
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江蘇新安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釋疑,但截至發稿前,公司并未給出合理解釋。
第一大客戶營業利潤暴跌96%或影響公司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新安主要從事于智能控制器及印制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智能控制器集成方案提供商。2020年-2022年,江蘇新安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1.06億元、25.97億元和24.53億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3.32%和-5.52%;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3億元、0.93億元和1.22億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83.55%和30.80%。
圖源:Wind(江蘇新安)
報告期內江蘇新安營業收入出現下滑,而凈利潤飛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江蘇新安超50%的營業收入來自于前五大客戶,主要客戶為三星電子、海信家電、松下電器以及海爾智家等知名企業。
2020年-2022年,三星電子、松下電器以及海爾智家等前五大客戶為江蘇新安貢獻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2.43億元、13.42億元和11.5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02%、51.70%和47.22%,占比逐漸下滑。分析人員表示,江蘇新安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不過好在集中度正在逐漸降低。
但是,江蘇新安大客戶的業績卻出現暴跌。據招股書披露,三星電子向江蘇新安的采購金額分別為6.15億元、6.43億元和5.21億元,占比高達29.21%、24.76%和21.25%,為江蘇新安的第一大客戶。
圖源:Wind(江蘇新安)
資料顯示,三星電子是一家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生產和銷售業務的韓國公司,據相關報道,三星電子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6000億韓元(約人民幣31.3億元),同比暴跌96%,季度近14年來營業利潤首次跌破一萬億韓元,創下了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記錄。其中,占公司營業利潤近七成的半導體部門在第一季度虧損約4萬億韓元(約人民幣206億元),創下三星該部門的歷史最差業績。此次包括芯片、顯示器、電子設備在內的所有主要業務都出現了需求疲軟。
目前江蘇新安的財務數據披露截止為2022年,有關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具體情況如何并未披露,是否受到三星電子的影響也不得而知。但若是未來三星電子因此次業績暴跌而經營戰略發生重大調整,與江蘇新安的合作發生不利變化,那么或許會對江蘇新安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實控人“一家三口”控股73.54%股權
招股書顯示,江蘇新安的前身為吳縣新安,1998年2月10日,吳縣新安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3萬元,由吳坤元李菊英夫妻出資,其中吳坤元出資37.10萬元,李菊英出資15.90萬元。2001年6月,吳縣新安更名為新安有限。
2018年11月20日,新安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整體變更完后的江蘇新安股權結構為新安管理持股60%、吳誠持股19%、吳燕持股11%、李菊英持股10%。需要注意的是,吳誠與吳燕分別為吳坤元、李菊英的兒子與女兒。
2020年期初,江蘇新安又增加安之杰和金紅心兩位新股東,兩位分別持股為12%和8%。
直到2021年5月,江蘇新安進行股權轉讓,李菊英的女兒吳燕將其持有的11%的股權以0元價格全部轉讓給李菊英,自此不再持有江蘇新安的股權。同年12月,江蘇新安進行增資,引進佳鼎投資、凱恩創投、永溪創投、孟溪創投及新蘇化纖5位新股東。2022年9月,江蘇新安再次增資,引進陸泉龍、沈建芳、萬秋方、楊衛民、王小學、吳洪海以及安之能7位股東。
截至目前,江蘇新安的股東結構為新安管理持股37.50%、李菊英持股13.13%、吳誠持股11.88%、安之杰持股9.38%、金紅心持股6.25%,其余股東均為上述兩次增資引進的新股東。
圖源:招股書(江蘇新安)
值得注意的是,新安管理為江蘇新安的控股股東,而吳坤元與吳誠通過新安管理控制公司37.50%的股權,李菊英直接持有13.13%,吳誠直接持有11.88%,通過安之杰與安之能控制公司11.04%的股權,也就是說,李菊英一家三人合計持有公司73.54%的股權,為江蘇新安實際控制人。
除此之外,通過上述情況可知,在2021年和2022年兩次增資時,將近12位新股東入股江蘇新安。招股書顯示,2021年12月的增資價格為12.50元/股。2022年9月增資時,陸泉龍、沈建芳、萬秋方、楊衛民、王小學、吳洪海6位自然人股東的增資價格也為12.50元/股,而安之能的入股價格卻為8元/股,與同期入股的6位自然人股東的出資價格存在較大差異。
圖源:招股書(江蘇新安)
根據招股書內容來看,陸泉龍、沈建芳、萬秋方、楊衛民、王小學、吳洪海6位自然人股東先前入股過江蘇新安的子公司銅陵安博,因看好江蘇新安故決定入股公司,增資價格參照2021年12月時的外部融資價格。而安之能是公司設立的員工股權激勵平臺,增資價格參考2021年末公司經審計的凈資產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證監會所規定的,公司IPO申報前12個月引進股東被定為“突擊入股”,而江蘇新安于2023年5月18日首次公開招股說明書。那么從時間點上來看,江蘇新安2022年9月的增資構成了突擊入股。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在IPO前夕增資擴股,大部分是為了抬高公司估值,助推公司上市而進行的。
(記者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騰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