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財信
作者:趙書涵
今天,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溯聯股份”)將進行新股網上申購,發行價格為53.27元/股,對應其2022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歸母凈利潤攤薄后市盈率為35.31倍,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6月7日(T-4日)發布的“汽車制造業(C36)”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24.56倍,超出幅度為43.77%;高于可比上市公司2022年扣非后平均靜態市盈率30.29倍,超出幅度為16.57%。
(資料圖片)
溯聯股份主要從事汽車用流體管路及汽車塑料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覆蓋汽車各類塑料流體管路及相關零部件。此次創業板IPO擬發行新股2,501.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133,228.27萬元,遠超招股書披露的募集資金需求金額39,220.36萬元,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汽車用塑料零部件項目及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項目并補充營運資金。
信息披露工作再犯錯
此前有多家媒體關注到溯聯股份的申報文件質量低,出現信息披露不準確的情形。在第二輪問詢中,深交所也提及溯聯股份申報文件存在的質量問題,并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根據溯聯股份2022年7月公示的第二輪問詢的回復文件,其表示為了避免申報文件內容再次出現數據不準確的情形,切實提高申報文件質量,保薦機構、會計師、律師均對申報文件進行了核對,確保信披真實性。
但是,溯聯股份2022年8月之后公示的招股書上會稿、注冊稿以及問詢回復文件又出現了離譜的錯誤,其信披工作質量再次打上問號。
溯聯股份報告期內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情形。根據2022年8月公示的招股書上會稿,2019年,溯聯股份向蘇州恩都法汽車系統有限公司(下稱“恩都法”)銷售按鈕式彎接頭、直接頭的金額為236.77萬元,采購文氏閥等產品的金額為1,652.57萬元。
隨后,溯聯股份2022年9月公示的更新財務數據后的首輪問詢回復文件顯示,同期其向恩都法銷售產品230.36萬元、采購商品1,652.57萬元。溯聯股份前后申報文件披露的采購數據一致,但是銷售數據相差6.41萬元,以上均為不含稅的金額。
離譜的是,溯聯股份2022年11月公示的第一版招股書注冊稿披露的銷售數據又變回了原樣,溯聯股份2019年對恩都法的銷售金額為236.77萬元。
另一身兼雙重角色的合作伙伴四川川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川環科技”)的采購數據也出現披露差異。
據2022年8月公示的招股書上會稿,溯聯股份2019年向川環科技銷售接頭26.44萬元,采購橡膠管205.22萬元。2022年9月公示的首輪問詢回復則顯示,同年,溯聯股份向川環科技銷售商品26.44萬元、采購產品196.52萬元,采購金額少了8.70萬元。2022年11月公示的招股書注冊稿顯示,溯聯股份向川環科技采購橡膠管的金額再次變回205.22萬元。
2019年重合客戶、供應商的購銷數據出現問題的并不止以上兩家公司,還有重慶聚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宇科技”)、重慶瑞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重慶云勁機電有限公司三家公司。
上述溯聯股份的問詢回復材料與招股書到底哪方數據真實,而信披數據的來回變更,保薦機構和審計機構的職責義務似乎并不到位。
此外,溯聯股份的信披或還出現遺漏的情況。
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奧傳感”)亦是溯聯股份的客戶兼供應商,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溯聯股份是公司應收賬款的第四名,期末余額為922.46萬元。但是溯聯股份2022年11月公示的第一版注冊稿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其應付賬款的第五名是重慶翔潤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翔潤科技”),期末余額為659.13萬元,而蘇奧傳感并沒有進入溯聯股份2022年上半年的應付賬款前五名。
(截圖來自蘇奧傳感2022年半年報)
(截圖來自溯聯股份第一版注冊稿)
同一控制下企業采購存異
《壹財信》還注意到,溯聯股份向同一控制下的兩家外協供應商采購同一商品的均價不同。
據招股書,溯聯股份的外協加工分為委托加工和委外加工兩種模式。委托加工情形下,溯聯股份以委托加工材料的形式提供原材料,同時提供生產需要的模具及技術支持,由外協廠商生產部分零部件或半成品;委外加工情形下,由委外廠商自行采購或由溯聯股份向其出售原材料,同時溯聯股份提供生產需要的模具及技術支持,由委外廠商生產部分零部件或半成品。
聚宇科技是溯聯股份委托加工模式的供應商,為其供應注塑件等產品,雙方于2015年建立合作關系。聚宇科技的實控人是李仁洪。
后為了整合生產經營資源,聚宇科技與溯聯股份另一家外協供應商余姚市昊宸汽車部件廠(下稱“昊宸汽車”,實控人胡文彬系李仁洪朋友)于2019年合并成立新公司翔潤科技,繼續為溯聯股份供應注塑件等產品,不過加工模式變更為委外加工。而溯聯股份在介紹雙方的合作背景時,卻犯了低級錯誤,將聚宇科技和昊宸汽車的實控人弄反。2020年,聚宇科技、昊宸汽車相繼注銷。
據企查查,翔潤科技的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其中李仁洪出資300萬元,胡文彬出資200萬元,出資占比分別為60%、40%。
溯聯股份在回復外協加工服務的定價公允性時,對比分析了報告期各期具有可比性的外協加工的注塑件金額前5名明細產品的采購均價。
《壹財信》注意到,4200200113、4200200143、4200200214等6種注塑件的采購均價對比中,溯聯股份列舉的對比對象是聚宇科技、翔潤科技兩家公司。而這兩家公司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不知道這樣的對比分析是否公正?
從下表可以看出,2019年,溯聯股份同時向聚宇科技、翔潤科技采購了6種規格的注塑件,其中5種注塑件的采購均價不同,不知是何原因造成。
(截圖來自溯聯股份首輪問詢回復文件)
溯聯股份上市在即,不過信披工作卻頻繁出錯,這儼然不是一個合格上市公司所為,其保薦機構中銀國際證券或也需要提高執業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