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資料圖)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盛科技”)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銀河證券、湘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本次沖刺上市,邦盛科技計劃募資12.67億元。其中,4.07億元將用于實時智能平臺研發及升級項目,6.97億元將用于實時智能技術體系產業化,7893.48萬元將用于研發中心建設,8343.56萬元將用于營銷網絡建設。
天眼查信息顯示,邦盛科技成立于2010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王新宇。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5807.51萬元,主要股東包括寧波穿越、瀾進科技、君聯茂林等。
招股書介紹,邦盛科技是一家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及相關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大數據實時智能平臺的技術研究,為大中型機構提供大數據實時智能處理與決策技術及解決方案服務。
邦盛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其目前已形成了面向智慧金融、網絡安全等領域多場景的應用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能夠幫助客戶實現高實時、高并發、高精細的大數據處理分析,完成高效的決策和預測,助力實現“熱數據”價值最大化。
貝多財經了解到,在眾多產品中,“流立方”是邦盛科技主研發、自主可控,具有知識產權的“明星產品”。該平臺可達每秒300萬筆處理吞吐量,并能做到毫秒級延時,成功解決了諸多領域對大數據處理高并發低延時的技術瓶頸。
就合作客戶來看,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是邦盛科技核心技術產品研發成功之后實現規?;a業應用的第一個重點領域。目前,其已與近400家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等證券公司、新華保險等保險公司以及銀聯商務等支付機構形成了合作關系。
但是,高度緊密的合作背后是營業收入高度集中的風險。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即“報告期”),邦盛科技來自金融行業的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53%、79.03%和73.51%。
換句話說,邦盛科技對金融行業存在較強的依賴性。這也意味著,若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市場需求、市場競爭等各種因素發生不利變化,均可能對邦盛科技整體業務發展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邦盛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1億元、1.96億元和2.70億元,穩中有增;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7.05%、50.98%和 43.75%,雖存在一定波動,但整體趨于穩定。
但貝多財經發現,邦盛科技的所得凈利潤卻與不斷攀升的營業收入背道而馳。報告期內,該公司分別錄得凈虧損-3042.05萬元、-7911.12萬元和-8057.72萬元,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02億元,不僅目前暫未實現盈利,虧損額度還越來越大。
邦盛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其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預計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投入等仍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而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尚未達到經濟規模,毛利率處于爬坡階段,經營毛利尚不足以覆蓋成本費用,虧損可能仍將持續。
需要指出的是,邦盛科技的股權頗為分散復雜,且無控股股東。本次上市前,邦盛科技的股東數量高達30家,寧波穿越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但僅持有其約8.11%的股份。
據招股書介紹,邦盛科技的董事長陳純、董事兼總經理王新宇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和間接控股該公司30.17%。據此,邦盛科技認定為陳純、王新宇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杭州瀾進持股7.76%,君聯茂林持股7.36%,國投重大專項基金持股7.06%,杭州邦合持股6.12%,杭州嘉秀持股5.95%。方廣二期、神州綠盟、寶德昌投資等投資機構亦是邦盛科技的股東。
在上市前的歷次融資中,邦盛科技曾與相關投資方簽署了對賭協議。其中,股東協議約定,當觸發股權回購時,享有相應特殊權利的股東有權要求該公司按照約定的回購價格回購該股東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公司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