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8年發過一篇文章《股市大盤底部時空對照表的研究》(點擊查看)里面計算出了滬指底部是按照每月增加8.96點不斷抬高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大盤跌到底部的大概位置和時間。當時推算出的誤差在2個月。不知不覺已經過去5年了,5年時間里宏觀環境、市場環境都在變化,這套推算模型也在完善。針對這個模型我又用最新的數據進行推算。推算出了2024年以后A股的滬指就跌不到3000點以下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個模型的推演道理是用弗朗克趨勢線作為基礎進行演算,Grinold Kroner模型里的部分內容也可以解釋,如果你是想直接看計算結果接著看這篇文章內容即可。如果你還想研究一下原理,建議之前的文章看一下,因為理論部分在之前的文章里,這里就不多做贅述了。
2018年我計算出滬指底部每月抬高點位是8.96點,這個點位數我叫它滬指勻速增長點?,F在來看當時計算出的這個抬高點數顯得很粗糙。這個模型我已經把它分為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空間和時間預測,就是什么時候滬指可以跌到最底部,第二部分是純純的判斷每年市場下跌的極限值。先說第一部分。
空間和時間預測
對于滬指空間和時間預測主要的應用場景,是在滬指大漲形成泡沫并破裂后轉為下跌的時候才會用到。要進行空間和時間的預測需要計算出每月滬指底部抬高的點位,經過計算最新的滬指勻速增長點也就是每月滬指底部抬高點位為8.136點,乘以12每年滬指的底部會抬高97.63點。這個最新的滬指均速增長點8.136點比2018年計算出的8.96點少了0.824。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這幾年GDP增速在下降。另外2018年以后市場波動率變小,市場上漲偏離度不高。所以現在用這個數據來進行空間和時間預測意義不大,我就不再進行預測展示了。
市場下跌極限值
這個部分和上部分的區別是,滬指勻速增長點的計算方法和以前不一樣了,用最新的計算方法得出每年滬指底部增長點數是變化的。因為計算增加了計算條件,所以用新方法計算出的增長點數來確定每年市場的底部點位更精確,不過很可惜底部點位精確了,但是就不能用于空間和時間的預測了。這算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吧。
按照新的方法計算2014-2025年,每年滬指理論上下跌理論極限值如下表
上表中只需要看2013、2014、2018、2019、2020年即可,因為這5年指數都探底了。而這個模型的作用就是計算當年指數下跌的極值。通過表中數值可以看出,探底的5年計算結果中最大誤差是78點,誤差沒有超過正負5%。今年的極限點位是2891點,明年是2985點,2025年是3078點已經超過3000點了。所以過了明年滬指就看不到3000點了。
這個模型的作用是在滬指下跌探底時候知道滬指下跌探底的極限位置,滬指下跌不一定到這個位置,但是如果探底一定就是這個位置。因為上市公司所擁有的資產是有價值的,所以股市整體不會跌到0,一定是會跌到一個市值與價值的平衡點,就是表中計算出的點位。
這個模型的參考指導意義在于,一旦指數點位接近了理論最低點位,說明市場上的風險已經被充分的釋放,就可以加大股票倉位等待上漲,這時候買入股票賺錢是大概率加大賠率的。
這個模型已經經過15年的應用到目前為止還在有效期。我不保證以后會失效。市場有風險所有的決策依據都是參考。
另外寫這種偏理論預測類型的文章容易招來噴子。不接受鍵盤俠無腦吐槽和攻擊。可以反駁只希望投資友把自己的反駁觀點說出來,咱們一起討論,共同創造良好的投資討論環境。
注: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不構成對您的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