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全天震蕩走低,三大指數均大跌,科創50指數跌近2%。截至收盤,滬指跌0.78%,深成指跌1.17%,創業板指跌1.71%。
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831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346億。板塊方面,云游戲、傳媒、新冠特效藥等板塊漲幅居前,酒店及餐飲、貴金屬、存儲芯片、黑色家電、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料圖)
北上資金凈賣出38.2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2.08億元,深股通凈賣出40.36億元。
截至發稿,新華文軒A股漲10.04%,H股現漲4.17%,山東新華制藥股份A股漲8.95%,H股現漲6.46%,新華保險A股漲4.61%,H股現漲2.5%。
海普瑞A股跌9.33%,H股現跌4.01%,昊海生物科技A股跌5.65%,H股現跌4.67%,洛陽鉬業A股跌4.86%,H股現跌4.3%。
截至A股收盤,AH股漲幅前10如下:
截至A股收盤,AH股跌幅前10如下:
出版公司和IP公司在AI體系下價值凸顯
消息面上,中信證券此前表示,國家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相關政策加速落地,產業趨勢的高確定性進一步確認。行業規范要求AI產品提供者當對訓練數據負責,不得侵犯知識產權,數據資產在AI體系下的價值凸顯。 該行表示,出版公司和IP公司積累了優質數據內容資源,將依托數據資產稀缺性、價值倍增效應、交易流通體系實現價值重估,也可以在教育、科學等垂直領域訓練垂直小模型應用。
新冠“二陽”引熱議,抗疫概念股受市場關注
4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4日至4月20日,新監測到12種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其中監測到42例XBB.1.16。4月23日下午,微博話題:#二次感染比第一次更難受嗎#沖上熱搜榜第一位。中泰證券近日研報指出,目前新冠疫苗在防重癥、防死亡上依然發揮重要作用,在未來第二針加強甚至常態化新冠疫苗接種仍然不可或缺,關注新冠疫苗相關企業,如三葉草生物等。各個疫苗頭部企業均有重磅大品種放量或即將上市放量,疊加新冠疫情下的預防接種認知度提升,該行預計大品種接種率有望持續提升、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新華保險首季凈利預增最多120%
新華保險的公告稱,經公司初步測算,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加人民幣35.42億元至38.64億元,同比增長110%至1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加35.36億元至38.58億元,同比增長約110%至120%。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征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