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以來,鶴壁市市場監管局及市場監管部門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為抓手,不斷強化服務供給,持續健全保護體系,全力提升發展質效,知識產權各領域工作任務有力推進,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實現了大幅提升。
知識產權頂層設計不斷優化
鶴壁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鶴壁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對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長遠規劃和系統部署;印發《健全〈鶴壁市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十四五規劃”〉實施統籌協調機制的意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統籌協調機制;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以“嚴、大、快、同”為主線,明確了強化嚴保護體系建設等4個方面的14項具體措施。
【資料圖】
知識產權創造水平持續提升
去年,鶴壁市專利授權量1871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537件,同比增長9.6%,高價值專利227件,同比增長29%,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42件。“仕佳光子”再獲省專利獎二等獎,“天海電子”“國立光電”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人元生物”“海格化工”“中維化纖”獲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林業植物新品種工作取得新突破,“鶴重錦”“鶴頂黃”2個迎春花新品種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授權。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強化
充分發揮晉冀魯豫四省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作用,在四省十八協作地市開展統一執法行動,形成大保護工作格局。與四省十八協作地市在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實施意見》后,鶴壁市起草制定知識產權專利行政執法地方標準、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處理地方標準,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信息共享、行刑銜接機制。指導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引導商會、行業協會參與知識產權工作,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自律規范。2022年,該市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各類專項行動,嚴查各類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其中偵破的“2·9”浚縣制售假玉米種子案,受到公安部賀電表揚,兩級法院共受理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09件,結案率99.05%,平均審理時長18.65天。
知識產權運用成效更加顯著
鶴壁市在河南省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強醫藥產業專利培育和保護的實施意見》,組織召開專利轉讓對接會,成功實現“一種具有陪護功能的病床”等3項發明專利的轉移和轉化。建立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和質物處置機制,為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解決了后顧之憂,依托鶴壁普惠金融共享平臺,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白名單”雙向推送機制,暢通了政銀企對接渠道。2022年,指導幫助河南聯順食品等7家企業開展專利質押融資總計金額6300萬元,淇花食用油商標質押融資900萬元,合計7200萬元,同比增長39%。為企業爭取上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獎勵資金68萬元。
知識產權服務供給更加優化
鶴壁市探索完善知識產權市場化定價和交易機制,制定印發了《加強實用專利技術評價機制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設置國家知識產權運營(鄭州)試點公共服務平臺鶴壁市服務網點。構建全方位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掛牌成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河南分中心鶴壁受理處,成立浚縣、金山、鶴淇、寶山4個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開展商標續展走訪提示服務,對“飛鶴”等362件有效期臨近屆滿的注冊商標走訪提示,連續12年累計服務企業3680家次。
下一步,鶴壁市將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知識產權強企培育、地理標志產品助力鄉村振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知識產權招才引智、鶴壁品牌創建、知識產權數字化、產業集群專利導航、知識產權提質、知識產權利劍護航等“十項工程”,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制度和政策體系,健全協同保護格局,全面激發創新活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工作大提升。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