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上市壽險公司2 月單月保費同比+1.2%(不含太平,下同),預計主要受同期基數略有下降影響,但預計各險企新單期繳仍然承壓。產險公司2 月單月保費合計同比+15.7%,三大產險龍頭均實現正增長,人保車險增速繼續向上。估值低位,安全邊際高,“優于大市”評級。
【事件】上市險企披露原保費收入:1)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保人壽、新華保險、人保壽險1-2 月累計同比分別為-1.6%、-5.0%、+2.3%、+5.2%、+26.4%,2 月單月原保費同比分別-4.7%、-3.1%、+14.9%、+11.1%、+5.7%,其中新華增速提升7.6pct,太保由負轉正,人保增速下滑24.5pct,國壽降幅收窄2.2pct,平安降幅擴大4.1pct。2)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眾安在線1-2 月累計同比分別為+13.6%、+11.0%、+15.7%、+8.3%;2 月單月保費同比分別+13.4%、+17.6%、+22.5%、+2.8%。
上市壽險公司2 月單月保費同比+1.2%,我們預計大部分公司新單期繳保費仍然承壓。1)上市壽險公司2 月單月保費同比+1.2%,較1 月增速+1.4pct,我們預計主要原因為上年同期由于舊定義重疾產品已正式停售,保費基數有所降低(2021 年2 月同比增速為+0.5%,較1 月下滑6.7pct)。2)人保壽險、人保健康險2 月單月長險首年分別同比+38.1%、+273.2%,主要受躉交型業務放量擴張拉動(壽險同比+94.8%,健康險同比增長76 倍);長險期交增速則分別為+11.7%、-49.1%,較1 月分別+25.2pct、+1.6pct。3)我們預計各險企負債端負面因素仍壓制保費增速,預計一季度壽險新單仍面臨負增長。主要原因為: ①2021 年同期受新舊定義重疾定義切換導致上年同期一季度保費基數較高。②2021 年以來人力規模持續收縮,導致2022 年開門紅人力基礎遠低于2021 年。 ③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當前居民保險消費需求依然較為疲軟。我們預計,3 月以后由于2021 年同期基數將有顯著下降,保費增速改善幅度將明顯大于2 月。
上市產險公司2 月單月保費合計同比+15.7%,較1 月增速+3.7pct,我們預計車險保費增速已經回歸到正常水平。1)人保車險單月保費增速自2021 年10月以來持續提升,21 年10 月-22 年2 月增速分別為6.5%、9.5%、10.3%、14.5%、14.9%。我們認為車險業務增速已經逐步回到正常水平。意健險/貨運險/農險/責任險分別+15.8%、+10.0%、+8.8%、+8.0%,較1 月分別+0.6pct、-2.2pct、-8.0pct、-8.8pct,我們預計伴隨車險回暖,部分非車險業務將更側重于業務質量優化。信用保證險2 月單月保費達2.0 億元,同比+1088.2%,我們預計伴隨“穩增長”政策推進,業務規模或將繼續提升。2)自2021 年6 月開始,人保財險當月保費增速持續跑贏市場,并且業務質地較好,車險業務中低賠付率的家自車占比較高、渠道費率可控,因此我們認為行業龍頭盈利空間遠超中小險企,其競爭優勢在改革下半場將愈發凸顯。3)眾安在線2 月保費同比+2.8%,較1 月-9.5pct。我們認為長期來看互聯網保險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預計在互聯網業務監管環境趨嚴的背景下,頭部險企與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規范化經營優勢更為明顯,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資產端略有改善和負債端仍然承壓,估值低位,安全邊際高。1)2021 年3 月以來,壽險新單增長面臨較大壓力,代理人數量持續下降,新重疾定義產品銷售不及預期。我們預計未來各險企將加大費用投入和新產品投放,推動短期新單保費增長;中長期我們仍看好健康險和養老險發展,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養老問題,我們預計在政策支持下養老第三支柱將加快發展。2)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2.8%左右,固收類投資壓力略減。我們認為未來伴隨經濟持續復蘇,長端利率有望上行。3)2022 年3 月15 日保險板塊估值0.33-0.61 倍2022E P/EV,處于歷史低位,行業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長端利率趨勢性下行;保障型增速明顯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