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抓黨建、促治理、優服務”,采取“黨建+”模式,巧用一根“針”串起為民服務千條“線”,引領社區治理高質量發展。
“黨建+網格”打開社區治理服務新格局。社區網格是聯系居民群眾的最小單元。為切實強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能力,做活治理、做細服務、做牢基礎,著力構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志愿者+社區網格員”組織體系,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圓心”、以黨員志愿者小分隊為“半徑”、以社區網格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為“周長”的紅色服務圈,常態化開展收集社情民意、小區文明創建、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社區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將小區住戶納入平臺管理,規范網格員信息采集工作,健全網格事件分級處置機制,逐步形成采集、上報、分派、處置、督查、反饋的工作閉環,不斷完善“街道綜治中心+網格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
“黨建+聯建”凝聚社區治理強大合力。社區堅持把黨員下沉到網格,把社會力量聚在網格,優化社區網格設置,將社區黨建、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整合成“一張治理網”,實現了從社區“獨角戲”到全員“大合唱”的轉變。建立“網格吹哨、分工響應、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由社區黨總支部牽頭,整合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雙報到”黨組織駐區單位資源,建立資源、需求、項目“三項清單”,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通過“線上集、網格巡、入戶訪、座談征、輿情尋、上級派”六種方式,線上線下全面收集居民群眾各類需求,定期召開“大黨委”黨建聯席會,推動工作力量“進群入格”,讓居民群眾最關心的各類民情問題迎刃而解,最大限度凝聚起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共治的合力。
“黨建+服務”提升社區治理服務效能。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社區依托“協商議事室”為民服務機制,積極推行“一站式、走訪式、點單式”服務模式,在黨建引領下挖掘各類服務主體的資源優勢,為群眾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組團式”綜合服務和“個性化”精準服務,變“群眾找上門”為“服務送上門”,真真切切把群眾的關鍵小事辦好辦實。同時,聚焦“一老一小”,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吸納擴容服務力量、落實落細關懷舉措、持續強化服務水平、提升民生關懷溫度,積極核查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齡津貼情況,做到應享盡享;落實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等社會保障,開展孤困兒童摸底排查,嚴格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實現了應保盡保、應納盡納,讓特殊人群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下一步,大中街道將繼續深化“黨建+”模式,創新工作載體,拓展服務項目,推動黨建引領再加強、精細治理再提升、黨群關系再密切,切實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盧春桃 方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