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5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召開知識產權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廣西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情況,發布廣西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和相關司法辦案典型案例,并答記者問。廣西檢察機關近年來持續加強對“螺螄粉”“六堡茶”等本土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2年以來,全區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7件62人,起訴48件127人,對2件知識產權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提出監督意見。全年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80件205人,同比上升48.15%、99.03%;罪名相對集中在侵犯商標權領域,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共計61件121人,占比76.25%、59.02%,侵犯著作權罪7件27人。
廣西檢察機關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強化知識產權檢察履職擔當。2022年,自治區檢察院成立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帶頭參與辦理重大復雜知識產權案件。立足廣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本土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因地制宜探索開展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工作。重點聚焦廣西集群創新發展特色產業,指導各地結合“螺螄粉”“桂林米粉”“六堡茶”等地域特色探索開展知識產權司法綜合保護,依法保障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加大對廣西特色農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維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部署開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涉案企業合規工作,落實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督促企業合規整改。探索建立對被侵權企業實行知識產權保護重點聯系工作機制,引導企業依法規范運用、保護知識產權,開展知識產權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推動完善訴訟程序機制,提升綜合保護質效,實現懲治犯罪與保護權益的平衡。不斷深化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加大對知識產權領域虛假訴訟法律監督力度,加強犯罪線索移送,做到對“事”和“人”的監督相結合。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對惡意注冊、囤積商標等突出問題的專項懲治,促進源頭治理。
自治區檢察院及時組織學習知識產權前沿知識,注重加強與審判、偵查、行政部門的同堂培訓,統一執法司法尺度,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專業化水平;邀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專業人士擔任特邀檢察官助理,推動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辦理重大疑難案件;加強與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研究知識產權前沿問題,推進司法實踐與理論雙融雙促。
自治區檢察院根據最高檢和自治區黨委部署,專門印發《廣西知識產權檢察工作要點》,加強對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謀劃部署。同時,積極推進在有條件的市級檢察院組建專門知識產權機構,在有條件的基層檢察院組建知識產權案件專門辦案組。如南寧市檢察機關在良慶區檢察院成立南寧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中心,集中管轄南寧市轄區內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并實行四大檢察一體化辦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工商聯、自治區國資委、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工作辦法》,與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簽《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聯合自治區工商聯、自治區國資委、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等持續開展廣西“保知識產權·護企業發展”專項活動,獲評2022年度“創新中國”工商聯(商會)工作最佳案例。指導辦理中宣部版權管理局、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等六部門聯合督辦的鄧某元侵犯著作權案,提前介入案件偵查,引導公安機關加強對產、購、銷環節的全鏈條打擊,起訴鄧某元等9人均獲法院有罪判決,該案入選全國掃黃打非辦“護苗2021”行動第二批典型案例和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等部門評選的2022年全國青少年版權保護典型案例。(記者 朱柳蓉 通訊員 鄧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