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召開,安徽正式提出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首位產業來強力推進,這份沖刺新能源賽道的決心,為肥西縣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提供了強大戰略支撐。
早在2021年下半年,肥西就提出要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大健康”三大產業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居于首位。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肥西瞄準1000億元產值規模,鎖定行業頭部資源,全力展開產業鏈招商布局。
(資料圖片)
向“新”而行 產業鏈招商布局
2022年,肥西新能源汽車簽約落地65個,總投資470億元、總產值1550億元。細心盤點不難發現,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特點可以用三個詞概括:全、準、高。
“全”是指集齊全產業鏈條。當前,肥西正在加快構建整車、發動機、車身、底盤、內外飾、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的全產業鏈體系,這一點和全省正在推行的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做法不謀而合。
“準”是指招引產業鏈核心環節、能解決“卡脖子”技術的企業。以華晟新能源項目為例,項目主要生產雙面微晶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目前項目已開工,預計全面建成達產后,將成為肥西新能源領域的支柱企業之一,持續助力肥西打造光伏技術前沿產業高地。
“高”則是看準頭部企業。全球汽車安全領域龍頭均勝安全、全球戶用儲能第一企業派能科技、國內異質節電池龍頭企業華晟新能源……這些頭部企業紛紛落戶,就是肥西最大的底“汽”。
動力滿滿 即將迎來新能源汽車“肥西造”
雖說前期招商布局讓肥西先行一步站上了新能源賽道,但行業瞬息萬變、競爭激烈,不容肥西有絲毫松懈。產業發展的關鍵還是投產見效。如何保障前期招引的65個大項目以最快速度投產?肥西頻頻出招。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不斷加碼,“拿地即開工+標準地+云讀地”模式保障項目早開工,“產業專班、局長服務員、領代辦機制、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等系列服務舉措解決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后顧之憂。
今年,在節點工作法的深度實踐下,肥西一大批重點項目即將迎來竣工投產好消息。最近,位于肥西經開區的派能科技鋰電池研發制造基地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設備安裝,投產在即。
4月,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年產值25億元的一期工程正式運營投產;6月,華晟新能源5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生產基地項目主體工程開工;7月,華霆動力電池項目預計投產,投產后將補齊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最關鍵的一環;8月,一汽富晟華東區域總部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項目預計投產;12月,大眾一汽平臺項目計劃正式投產,屆時,將迎來新能源汽車底盤“肥西造”……
這些項目陸續投產,也意味著肥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速進入收獲期,千億元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真容初現。
千億“朋友圈” 后勁十足
站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千億肥西,后勁十足。從企業陣容來看,派能科技、均勝安全、華霆動力、大眾一汽、一汽富晟、安道拓、陽光電源、常熟汽飾、寧波華翔……肥西已經云集了不少汽車行業內“大咖”。
從項目規模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年產值約1000億元;悠跑投資50億元,產值80億元;華霆投資10億元,產值60億元;派能投資50億元,產值100億元……一旦項目全部達產,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體量將再上新臺階。
從產業增量來看,今年,肥西前后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重點區域開展專題招商35次,拜訪企業(機構)58個。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其中外資項目1個,超百億元大項目2個,協議投資總額468.55億元。上半年,預計申報新建省外億元以上項目2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
借力安徽的萬億“汽”勢、合肥“新能源汽車之都”,千億肥西,正乘風而上,逐浪新能源賽道。(記者 吳昊 通訊員 劉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