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消息,近日微博官方稱,截至目前,站方依據《微博社區公約》共排查清理炫耀奢豪餐飲、豪車豪宅、奢侈品等刻意宣揚貧富差距、奢侈浪費的炫富拜金微博119條,視頻136條,并對相關違規賬號視程度予以禁言處罰。
不僅是微博平臺,還有抖音、快手等平臺都在打擊平臺上的炫富、拜金等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
炫富類內容有市場需求
實事求是的說,炫富類內容確實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現實生活中的炫富現象也十分普遍。有人贊同炫富行為,也有人反感炫富行為。但整體來說,炫富現象確實違背了基本的公序良俗,對年輕人群的危害很大,可能在錯誤引導大眾的價值觀。而現在像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其用戶人群主要是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所以必須嚴厲打擊平臺上的炫富行為。某些大V號擁有海量的粉絲基數,作者的言行和價值觀可能會引起其粉絲,這種“明星效應”還是很可怕的。
平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像微博、抖音等平臺的運營者,有責任和義務管理好平臺,對內容審核必須認真嚴格。像炫富、惡意炒作等違背公序良俗,甚至涉嫌違法的內容,應該堅決封殺。但平臺和創作者有明顯的利益關系,作者和平臺共同瓜分了利益,當然平臺獲利更多,只要內容可以吸引觀眾眼球,有流量就意味著有收益,因此平臺沒有那么大的動力去規范創作者。再者,從運營成本的角度來看,人工審核內容的成本非常高,也是平臺難以承受之重,因為這些大平臺上的信息量過于龐大。
要鼓勵優質內容和作者
微博、抖音等平臺不僅要打擊違規作者和賬號,還要鼓勵優質作者和內容,現在自媒體作者的生存比較艱難,平臺給予的盈利分成越來越少。某些作者為了賺快錢,為了快速變現,通過發布炫富、低俗等內容吸引眼球,因為發布這類內容比較容易,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但是效果卻挺明顯,總有一部分用戶和網民會被吸引,其實更多不明真相的觀眾完全是處于獵奇的心理,或者直接辱罵、批評作者,但即便如此,流量還是起來了,目的也就達到了。
雖然炫富不是什么道德問題,但是肯定不知道提倡,更不能通過“炫富”獲得利益,如此一來肯定會帶偏更多的作者,也不利于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