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玉璘
2022年3月30日,骨科耗材龍頭企業威高骨科(688161.SH)公布了其上市以來首份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得益于醫療機構骨科手術量呈上升趨勢,產品銷量與收入齊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54億元,同比增長18.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6.78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5.79%,營收凈利均延續了持續穩健上漲的趨勢。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20元(含稅)。
威高骨科不僅保持了銷售規模的增長,更體現了較強的銷售回款能力: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到7.88億,同比增長22.38%,凈現比為1.16。
國產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龍頭
聚焦高端彌補國產空白
近年來,我國的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正處于成長期,隨著我國居民醫療支付意愿、消費能力的提高,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發展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尤其是脊柱類和關節類產品,骨科疾病作為典型的老年化疾病,需求量會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而顯著提高,具有較強的增長潛力。
目前,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發展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亟待推進:
一個是面對國際品牌的主導地位,如何快速實現國產替代。數據顯示,2019年創傷類的國產化率達到67.85%、脊柱類產品的國產化率為40.23%、關節類的國產化率僅為27.56%,如此大的增量空間,給國內企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威高骨科作為國內領先的骨科植入耗材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骨科醫療器械領域全系列產品線,包括脊柱類植入物、創傷類植入物、關節假體、運動醫學及骨科修復材料等產品。部分產品的自主創新彌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打破進口壟斷,并依靠先發優勢與規模效應,走在的國產替代的前列。根據標點信息數據,在2019年度中國自主品牌中,威高骨科在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1,其中脊柱類產品市場份額排名第1、創傷類產品市場份額排名第2、關節類產品市場份額排名第3。
第二個亟待解決的發展問題是國產骨科醫療器械的高端化進程。這方面,威高骨科聚焦中高端產品,打造多品牌運營戰略,產品質量對標進口高端品牌,已擁有“威高骨科”、“威高骨科亞華”、海星醫療”、“健力邦德”和“明德生物”五大品牌。報告期內,脊柱類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24.87%;創傷類產品實現收入6億元,同比增長13.31%;關節類產品實現銷售收入4.69億,同比增長15.26%。三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高達89.86%、84.77%、63.87%,可見,威高骨科把握住了國產替代的歷史機遇,成功切入中高端市場。
產品豐富 研發升級
戰略布局長遠
骨科醫療器械的研發與臨床應用屬于知識密集型行業,需要醫學、生理學、材料學、工程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加上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使得醫療器械行業門檻較高。
威高骨科契合產業脈絡,以技術和產品為導向,加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創新與研發,持續鞏固脊柱領域的市場地位與提升其他品類產品的市占率。報告期內,公司大幅增加了研發人員以及注冊、檢驗、實驗等相關費用,研發總投入1.2億元,較去年同期比增長47%,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63%,較去年同期增加1.11 個百分點。截止報告期末,威高骨科擁有境內發明專利45項,境外發明專利2項,第I類產品備案憑證218項,第Ⅱ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 11 項,第Ⅲ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83項,為持續推動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儲備了充足的動力。
高研發投入鑄就了威高骨科多層次和成系列的骨科臨床解決方案,產品線不斷滲透各類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一方面逐步豐富產品種類,公司已經擁有超過2萬種不同規格的各類骨科醫療器械。另一方面,公司密切保持與醫療機構的臨床合作,將骨科手術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形成系統解決方案,吸收國內骨科醫生的臨床經驗和行業發展創新性建議,解決骨科新材料與人體有效結合的臨床難題。進而不斷對現有產品進行結構設計優化、性能改良,確保產品更新迭代,以有效滿足醫療市場多樣化的骨科手術臨床需求。
據悉,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構筑了廣泛且穩固的銷售渠道網絡,并加大線上、線下醫學、學術、手術視頻、專家演講教育培訓。目前擁有1000余家經銷商,骨科產品應用于超過1,500家終端醫療機構的相關骨科手術中。終端用戶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 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全國骨科領域排名前列的終端醫療機構,產品獲得了廣泛高度認可。同時,威高骨科也高度重視下沉時候的渠道建設,加大對縣級醫院的開發力度。
另外,威高骨科在骨科高值耗材縱深布局的同時,謀求以骨科為基礎向大外科產品拓展,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微創外科、3D打印領域的產品。在報告期內,取得與運動醫學相關的國械注準20213130722號注冊證,適用于膝關節韌帶重建術中固定骨-肌腱-骨或軟組織移植物。創新性醫療器械大外科戰略將逐步為威高骨科開啟新的成長曲線。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