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A股風格極致分化的2021年,今年以來行情依然在板塊快速輪動中持續波動。持續數月的震蕩調整,使得A股主要指數重回階段性低位,在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市場各方紛紛對后市表達樂觀態度之時,不少投資者也開始著眼布局后市行情,那么有哪些機會是值得當下把握的呢?
巴菲特曾在致股東的信中寫道:“股價不振最常見的原因是悲觀情緒,這種情緒有時彌漫于整個市場,有時僅限于某些行業或公司。我們期望在這種環境下投資,不是因為我們天生喜歡悲觀,而是因為悲觀可以帶來更好的價格。”
盡管行情不斷下殺使得市場悲觀情緒濃厚,但被譽為“聰明錢”的ETF資金卻選擇此時出擊。二季度以來,盡管A股延續跌勢,但投資者借道ETF基金越跌越買的態勢仍在延續。整體來看,據Wind數據顯示,4月以來截至19日,股票型ETF份額合計增長191.92億份,區間凈流入額達243.57億元。
從具體資金流向來看,盡管上述期間科創50指數一度跌超10%,創出歷史新低,但跟蹤該指數的ETF卻逆勢吸金,期間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增量達22.62億份,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也增長了4.17億份。與此同時,半導體、通信、傳媒TMT等領域ETF產品也獲得了份額的較大增長。
ETF的投資動向常被看作機構資金的風向標,用真金白銀借道ETF產品低位布局,也體現出了市場對于科技創新投資機會的普遍看好。近年來,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與地方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而科創板公司較好的業績也凸顯了板塊的高成長特性,因此在下跌過程中受到了資金的青睞。
盡管科創板囊括了科技創新領域,但上市公司整體范圍卻較為寬泛,對于青睞賽道或者主題的投資者而言略顯遺憾。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指數(簡稱“科創信息”)的發布,填補了這項空白,成為了繼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之后,又一個表征科創板市場的重要指數。跟蹤這一指數的嘉實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ETF(場內擴位簡稱:科創信息技術ETF,認購代碼:588103)即將迎來發行,將成為科創板首批主題型ETF。
相較于科創板50指數,科創信息指數屬于更細分、更聚焦“硬科技”的科創板行業主題指數。從指數編制來看,該指數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50只市值較大的下一代信息網絡、電子核心、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等領域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整體來看,科創信息指數純度高,“信息技術”屬性更為明顯,集中度和細分性也更加明確,相對來說行業彈性更大。從行業分布來看,指數聚焦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制造商,占比約54%。其余聚焦行業包括技術硬件與設備和軟件與服務,占比分別為22%與18%。
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2022年4月19日
科創信息指數的投資價值的亮點體現在,一方面,權重聚焦信息技術龍頭公司:指數前十大成份股權重占比超50%,指數權重集中在主營業務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龍頭企業2022年盈利增速維持較高水平:信息技術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疊加國家政策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視,信息技術產業龍頭企業飛速發展,企業營收大幅增加。根據Wind一致預期數據,前十大權重股的2022年凈利潤增速保持較高水平,平均數值為42.66%。
科創信息指數前十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2022年4月19日
時下,中國正處在新一輪科技周期之中。科技創新被列入國家戰略性地位,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半導體、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特色。尤其是近年來,國家持續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做出頂層設計和重要部署,并將其明確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經過此前調整,包括科創信息在內相關指數的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緊密追蹤這一指數的嘉實上證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ETF正迎來理想布局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