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曹妃甸木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木業股份”)主營包括木材加工產業綜合配套服務以及非木材物流服務兩個板塊,可為客戶提供木材加工全產業鏈綜合配套服務以及分利用港口資源及物流運輸設備設施,開展其他貨種的港口和運輸等物流服務。
木業股份此次擬沖刺上交所主板,募集資金23378.03萬元,計劃用于東區二港池多用途泊位工程項目,保薦機構為中德證券。
《云創財經》IPO課題組經研究發現,木業股份報告期內的業績連年下滑,并且下滑幅度已經觸及了審核中的“紅線”,在此背景之下,木業股份此次IPO之旅的前景或許并不樂觀。
業績連降并觸及審核“紅線”
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1年1-6月,木業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9351.46萬元、36597.86萬元、36804.00萬元和20304.60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2480.73萬元、10941.06萬元、8590.78萬元和5774.4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733.66萬元、10164.36萬元、6937.76萬元、5111.69萬元。
的確,木業股份2020年的業績下滑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度,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先后在國內和全球爆發的影響,公司木材加工配套服務和非木材物流服務受到上下游客戶停工的影響,不過,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開始呈現出的業績下降卻為木業股份此次的IPO憑添了一份不光彩。
在經歷了2019年的業績小幅下滑之后,2020年,木業股份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小幅上漲0.56%,但其扣非后的凈利潤卻僅僅為6937.76萬元,同比大幅下滑31.74%。
在報告期內業績下滑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或持續性下滑,則必然受到重點關注。實踐中,對擬IPO企業在重要的時間節點時業績同比下滑30%和50%,分別為證監會內部的兩大審核“紅線”,當下滑幅度超過30%但不超過50%的,如能提供經審核的下一年度盈利預測報告,同時提供最近一期至下一年度主要經營狀況及財務數據的專項分析報告,以及保薦機構對上述情況及發行人經營業績變化趨勢、持續盈利能力出具專項核查意見,將按照相關程序安排后續核準發行工作。
木業股份的業績在經歷了2019年的小幅下滑之后,在重要審核時間節點的2020年又迎來了更大幅度的下滑,并已經觸及了審核的“紅線”,而隨著世界疫情發展趨勢的復雜化,木業股份的基本面依舊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之下,木業股份能否通過此次的首發審核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
關聯交易疑點多
除了業績的連年下滑之外,木業股份的關聯交易問題也是此次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木業股份向關聯方出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金額分別為8521.54萬元、7454.15萬元、8885.54萬元和5747.2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65%、20.37%、24.14%和28.30%,報告期各期,木業股份的關聯銷售占比均在20%以上,占比較高。
其中,木業股份向關聯方文豐特鋼供運輸服務收入分別為8381.69萬元、7419.42萬元、8830.48萬元和5639.62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1.30%、20.27%、23.99%和27.78%,文豐特鋼也長期占據著木業股份前五大客戶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文豐特鋼的大股東文豐集團由木業股份實際控制人劉少建的父親劉文豐持股90%,母親陸明榮持股10%,劉少建本人還是文豐特鋼的常務副總經理,木業股份的實控人是大客戶的常務副總經理,其雙方之間交易的公允性也令人懷疑。
實際上,如果不是關聯方文豐特鋼為木業股份提供了部分業績加持,木業股份的利潤總額還要再下調20%左右,如果剔除了關聯方文豐特鋼貢獻的業績,木業股份的業績能否到達上市標準也是一個有必要關注的問題。
內容來源:?云創財經
作者:?張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