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紅兵
ST弘高近日公告稱,鑒于此前收到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中涉及的部分事項仍待進一步溝通和完善,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擬延期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在2023年2月17日前完成關注函回復及對外披露工作。
據此前公告,ST弘高于2月3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內容顯示ST弘高發布的《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中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至1.5億元;實現凈利潤為虧損3.5億元至虧損4.5億元,ST弘高預計2022年末凈資產為-2.6億元至-1.6億元,若2022年經審計凈資產為負,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告顯示,報告期業績變動主要原因為ST弘高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合同資產、應收款項等各項減值準備約3億元-4億元;疫情導致公司存量項目開工率低;銀行賬戶凍結導致公司新項目承接受到影響而固定運營成本不斷增加。
深圳證券交易所對此表示關注,并請ST弘高“補充披露你公司2022年度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公司的業務模式及經營情況、各項業務在各季度營業收入占比情況、主要交易對手方及交易金額,并說明你公司報告期各項目是否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營業收入的真實性及合規性,是否存在確認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提前確認收入以及用總額法代替凈額法確認收入等方式增加2022年度收入規模的情形”,以及“補充披露2022年度計提減值的資產范圍、減值原因、各項資產的預計減值金額等。”
其他消息面上,除了延期回復關注函外,近期公告顯示,ST弘高于1月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ST弘高股東戶數為2.769萬戶。據《紅周刊》了解,如果證監會經過調查后最終對ST弘高實施行政處罰的話,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在2023年1月5日收盤時持有,并在2023年1月6日后賣出或仍持有并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的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符合上述條件的投資者也可登錄證券市場紅周刊官網,通過“民間維權”頻道進行在線維權,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組織的索賠預征集活動。本次索賠預征集可主張的范圍包括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損失等,最終的獲賠條件與獲賠金額將以法院認定為準。投資者在未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公開信息顯示,ST弘高成立于1993年,2014年上市,成為大建設行業設計概念第一股。對于證監會對ST弘高的立案調查進展,本欄目也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