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1日,陽春三月已致,市場強勁反彈,板塊熱點全面開花,主因是2月份制造業PMI為50.6好于預期,1月份為50.1。說明2月制造業全面復蘇。對非制造業投資人也不必擔心,1、2月份旅游出行的火爆情況有目共睹,服務業一定也不會差。整體向好態勢明確。PMI向好,那么出口呢?關注兩方面,一方面是2月24日外匯管理局公布1月貿易赤字,大約1000億人民幣,看慣了貿易順差的中國投資人偶見貿易逆差會感到不適應。不過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因為1月是過年,按照我國制造業的慣例,開工應該在2月份,出口應該在3月份,年初出口不振是正?,F象。當然,2月份出口數據可能也不會太好,不宜有過高期待,從中歐、中美西等航線海運運費走低可以看出,當前中國出口還處于淡季,期待3月會有較大的改觀。
如果出口在3月復蘇,中國制造將重塑金身,締造不敗神話。如果,萬一3月出口沒有復蘇,比如因為歐美經濟衰退需求下滑導致出口不振,那么我們需要建設一個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對此,投資人就要關注3月全國兩會和中央財政預算。中央財政預算能否在2023年加大力度提振內需,我們拭目以待。政策拉動內需的主要方式是基建投資和消費激勵。基建上我看好新基建,包括算力、通信、電力等基建,原因我們說過,鐵路公路等基建設施存在邊際效益遞減,砸10塊錢產生2塊錢產值,不合算。而算力、通信、電力等領域進行基建的投資回報率比較高,社會整體效益較好。消費激勵方面主要還是消費補貼和消費券為主,偏向于新型消費。長期提振消費,需要從人口、收入下手,有收入自然就肯花錢。但還是那句凱恩斯主義的經典話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彼圆荒芊艞壎唐诮洕碳?、消費激勵。這也是我2023年極力看好消費股的原因。
電信三大運營商最近表現火爆,去年我對三大運營商的分析是不少的。中國電信在A股上市的那段時間我集中談過,后來騰訊和聯通成立合資公司的時候也集中談過很多次。三大運營商如今的還在上漲,但上漲理由卻不同。電信A股上市的時候,我的投資理由是便宜,且電信作為基礎設施,是未來發展大方向。聯通和騰訊成立合資公司的時候,我的投資理由是新混改模式。而如今三大運營商的投資賣點是國有云。今年,互聯網企業出現一個現象,互聯網C端產品經理基本被裁撤,而BG端業務成為香餑餑。為什么C端不做?因為C端新產品要燒錢,要買流量,且強監管下,C斷業務限制增多。而B端和G端則是政策鼓勵的方向,二十大報告就強調數實融合,本質目的是想要互聯網平臺通過數字技術給企業賦能。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中,B端和G端的需求和C端不同,C端要的是引流,互聯網企業長項就是流量,而BG端要的是人脈和貼身服務,這時候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國有云人脈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在B端大型企業和G端,三大運營商的生意要比互聯網云企業好做很多,云服務成為三大運營商新的業績增長點,這項業務符合當前數實融合的大方向。而更加有趣的是,因為互聯網企業為BG端做了很多準備,建了很多設施,三大運營商順勢和互聯網企業合作,獲得了很多現成的技術和資源。還記得,云計算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靈活配置,三大運營商從互聯網手中購買資源,再到BG端變現,錢賺得很快樂。所以,三大運營商在國有云領域很能打。中國電信在A股上市的時候,港股從2.3漲到了3.2,而如今港股是4.2港幣/股。未來如果云計算打通,再疊加5G資費提升,三大運營商的好日子可能還在后面,股價也有繼續上行的動能。當然,三大運營商的好日子也讓ICT設備板塊更加繁榮,一環扣一環。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